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05期 另類教育在台灣
字級調整:

神學淺說
從主日學發展史看基督教教育的推動
關鍵字:
作者/張德謙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幹事)
  基督教教育不是只在教知識,而是在分享生命,是生命的培育,所以,老師自己要先得到豐盛的生命,正如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你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 主日學的由來
  主日學已經成為普世教會從事基督教教育的的方式,包括兒童主日學與成人主日學教育。主日學教育先由兒童主日學開始,其創辦人為英國聖公會的信徒羅伯特‧雷克士(Robert Raikes,1735~1811),而背景則為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的英國。

  雷克士和當時的名佈道家喬治‧威特腓(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同屬古諾斯特市民,他在威特腓所締造的宗教復興氛圍之中成長,基於信仰的虔敬,對週遭的社會處境十分敏銳。雷克士注意到工業革命之下的英國,每逢星期天孩子們就在街頭廝混,而這多半是因為家庭貧困,或是很多童工每逢星期天便無處可去,便開始思考創設學校的可能性。1780年7月,雷克士聘請四位女教師,聚集孩子,教導他們讀寫與基督教教理問答,目的不只是要他們接受一般教育,更是要積極培養他們有正確的信仰與道德觀。雷克士不僅自編教材,還頒發獎品給優秀的學生,鼓勵青少年認真讀書。

  雷克士隨即將他關於主日學校的計畫與發展方針發表在《古諾斯特期刊》上,當時深受福音復興運動影響的英國很快地接受了這種作法,七年內,大約有25萬的英國孩子正在接受主日學教育,這幾乎是當時英國人口的3%。雷克斯的努力深受當時有名的佈道家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的肯定,他在一份期刊中說道,當他發現主日學校如雨後春筍般設立的時候,他想也許上帝對此有超過我們所思所想更深的旨意在其中,誰知道這些學校之中的一些不會變成孕育基督徒的搖籃呢?雷克士的事工逐漸跨越教派,浸禮會信徒威廉‧福克斯(William Fox)借重雷克士的經驗,在倫敦推展主日學校的設立,結合跨教派的力量,成立「主日學聯盟」,他鼓勵眾教會設立主日學校,於是,數以百計的主日學校在短時間內紛紛出現,教員也由「聘請」改為「志願服務」。  

※ 如何推動基督教教育  
  從雷克士發展主日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成功的教育推動者應該具備下述特質:

一、有異象、有遠見
  如果沒有異象,事工就會停頓,而異象需要不斷更新,原先設定的目標快要達成的時候,就要再設下一個目標,向前面的標竿直跑。

  當人們認同你的異象時,他們就會認同你的領導。

二、須有可達成目標的策略
  要達到異象,必須要有可達成目標的策略,這都需要研究與分析來配合,而不是只憑空想像或禱告完之後憑信心,就做決定。我們需要藉由研究與分析來思考如何發展主日學?我們需要調查,教會會友有多少子女?為什麼這些孩子沒來教會?我以前帶領少年團契的時候,剛開始有些孩子不來教會,我去調查,發現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父母。原來父母看重孩子的學業,雖然孩子喜歡到教會,但父母不放心。我找父母溝通時先不談信仰,否則他們會說,牧師只會談信仰。我對做父母的說,先看看你的孩子,他/她讀書那麼忙,下課後還要補習,壓力一定很大,你可不可以替他/她找一個時間和空間來舒解壓力?他們都點頭同意。我又告訴他們,教會團契不但可以舒解壓力,還能栽培信仰、訓練領導能力,使其成為領導人物,也可培養人際關係,學習團體生活。父母聽了之後,就都鼓勵孩子來到教會。

  當人們相信你有可以達成目標的策略時,他們就會跟隨你。

三、要有明智的決策
  主日學教材編得再好都還不夠,如何讓上帝的話活出來,老師自己要成為活教材,讓上帝的話活出來,才是最重要的。基督教教育不是只在教知識,而是在分享生命,是生命的培育,所以,老師自己要先得到豐盛的生命,正如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你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如果教育者沒有這樣的體驗,所做出來的決策,或所推動的事工,就和一般教育沒什麼不同。

  人們願意跟隨能做明智決策的領導人,這包括對問題的辨識力以及處理能力。


<未完待續.....>
同作者相關文章:
詩篇23篇之美 (第 124 期)
從主日學發展史看基督教教育的推動 (第 105 期)
顏色之外——展望2004年後的長老教會政教關係 (第 85 期)
二重埔教會的社區工作 (第 76 期)
與哀哭的人同哀哭——台灣各宗教921救災概況 (第 65 期)
編者的話 (第 61 期)
論《契機文獻》一書 (第 4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5 期 另類教育在台灣 (28-3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05期  2008年  4月 另類教育在台灣 105
本期主題:另類教育在台灣
發行日期:2008/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另類教育——尋回生命的希望與轉化
目錄s/
一條自主學習的路——在家教育
當五色鳥再來的時候——雅哥實驗小學.雅歌青少年管絃樂團
森林裡的教育——森林小學的旅遊教學
原住民的部落社區大學的現在與未來
終身學習‧終身教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
從解放知識到草根民主的嘗試——社區大學運動
孔夫子與弗雷勒的教育對話:結合儒家教育哲學與解放教育哲學之另類教育
從主日學發展史看基督教教育的推動
李崑玉、李嘉嵩兩代傳道人與霧峰林家的信仰與交往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在杜象的〈馬桶〉之後——我看現代藝術與現代舞
神學院是牧師職業訓練所嗎?——訪台神林鴻信院長
證照熱潮的省思
神愛世人.相約永恒——新莊教會的超教派社區宣教經驗
談「戀愛的迷思」
事過不境遷
同學群像—— 一群愛主並勒緊褲帶的藝術工作者
從陌生到期待
上帝用神研班改變我
從神研班看上帝的差遣
與上帝的約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