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姐妹開步走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57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疫情下 從恐懼到平安
作者 / 趙歆怡

2021年6月初,我從新加坡回到工作了12年的珍珠家園婦女中心。珍珠家園位於台北市萬華區龍山寺一帶,歷史悠久的紅燈區,有超過150家茶室、卡拉OK、酒店。內地會荷蘭籍宣教師林迪真創辦珍珠家園,即是為了關心特種行業婦女,後來也逐漸吸引不少社區裡的弱勢婦女和獨居老人。

老舊社區裡有不少獨居老人和低收入戶,居住環境惡劣,有人住在沒有窗戶的地下室,要跟其他居民共用廁所或廚房。可想而知,病毒在這樣的環境容易傳染。5月中旬這裡爆發疫情,這些場所都停業了,夜市停擺,許多店家也拉下了鐵門,街道空無一人。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萬華區每個禮拜有600多個人確診,是其他地區的好幾倍。

█本能的焦慮

那是我時隔三個月後第一次看到阿真,她親切的問候和溫暖的笑容,總是讓來珍珠家園參加聚會或其他活動的婦女感覺自己受到歡迎。

阿真和我搬來桌子,把泡麵、米、罐頭食品等物資拿出來擺在上頭。這些是為生活有困難的婦女預備的,茶室停業使她們頓時沒有收入,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復業。

第一個來的人是小余,她的口罩戴歪了,看起來已經用了很久。或許是口罩遮住了蛀牙,頭髮染成金色的小余乍看之下比實際年齡62歲年輕許多。為了實聯制,我把她的姓名和電話寫了下來,並說:「妳可以戴好口罩嗎?妳要哪些物資,我幫妳裝在袋子裡。」

小余不理我,直接拿了幾盒泡麵。我感到一絲出於本能的焦慮和許多不耐煩的情緒。

「我可以借用廁所嗎?」小余問。因為疫情,附近的公共廁所都不開放。

小余上完廁所,阿真和她聊了一下,為她禱告。小余離開後,我急忙消毒廁所,腦海裡有微小的聲音說道:「妳的恐懼似乎不大對勁喔。」

下一個禮拜,我走進珍珠家園時,阿真正在聽老朋友陳大姊說話。陳大姊很激動,口罩掉了一半,我彷彿看到阿真被一團飛沫包圍。我半開玩笑地跟陳大姊說:「妳拿完東西可以先離開嗎?還有人要進來耶。」

█神的呼召

雖然我在新加坡已經打了疫苗,還是會擔心被感染。當時台灣疫苗缺貨,阿真還沒有接種疫苗,她卻可以平常心對待婦女們。我問她為什麼不害怕?阿真回答:「我覺得跟這些婦女在一起面對困難比保護自己重要。神先呼召我當宣教師,後來告訴我要服事邊緣人,特別是社會邊緣的婦女。祂把我放在萬華是有目的的,為了這不尋常的族群,也為了這個社區。」我想起2003年SARS爆發的時候,阿真在活水泉教會服事,她還陪同社工一起說服無家者接受安置。

2021年疫情嚴峻期間,珍珠家園每個禮拜開放一個下午。這不只是為了供應婦女物質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她們關在小小的雅房裡,孤單又無聊,巴不得有一個地方可以聚集、吹冷氣、聊聊天。要接待人就要有時間和耐心,放下自己的焦慮。我希望婦女進來,拿了物資就離開。她們卻想跟人互動,即便只是幾句寒暄或抱怨。

當我們太過於事工導向,只想把事情做好,就常常會忽略服事的初衷是分享上帝的愛,把祂的好消息傳給人。聖經說:「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翰一書4章18節)接下來的幾個禮拜,我都在思考:如何從信心出發而不被恐懼挾制?

這取決於我是否足夠相信上帝和祂的主權。疫情中,我們依賴疫苗、社交距離、政府政策等保護健康,這些措施有果效,但不能百分之百保證不會染疫。假使生病了,我仍然接受上帝的旨意嗎?我是否願意為神的國度冒險?不是魯莽行事,而是接受合理、必要的風險。跟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比起來,我們承擔的風險實在不算高,而且是一邊禱告、一邊冒險。

危機就是轉機,我們應留意上帝的帶領,尋找新的方式繼續分享祂的好消息。有一天,阿真遇到住在附近的何先生,他中風過兩次,很擔心自己的身體。阿真為他禱告的時候,聖靈催促她問何先生:「你願意接受耶穌為你的救主嗎?」何先生馬上答應了。之後阿真把兩張凳子放在騎樓,有空就跟他分享聖經故事。

█愛我的鄰舍

不知道為什麼,我從以前排斥「服事窮人」這句話,直到我讀了格雷格‧博伊爾神父(Father Greg Boyle)的書《心之烙印:無限慈悲的力量》(Tattoos on the Heart: The Power of Boundless Compassion)。在洛杉磯牧養地痞流氓、幫派分子的博伊爾神父說,「服事窮人」這樣的關係缺乏相互性,有「你們」和「我們」的隔閡。如果在主裡我們是一家人,就應該有平等的關係,而不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可以告訴他人該怎麼做,或認為自己有資格可憐別人。

我問阿真,她如何形容她和珍珠家園婦女的關係,她說:「她們是我的朋友。朋友遇到困難,我不會置之不理。」上帝的愛讓我們跨越不同文化與家庭背景,甚至偏見導致的隔閡。

人際的界線或生活的距離使我們不容易接待需要關懷的人。耶穌道成肉身來到這個世界,我們是否也願意走進不熟悉的環境與生活圈?耶穌跟罪人和稅吏同桌吃飯,祂到許多人家裡作客,接受他們的款待,祂願意在井邊跟羞於見人的撒馬利亞婦人對話。

現今社會注重的是有效率地做事,但建立信任的關係需要我們放慢腳步。如果滿腦子只想著任務、目標、果效,或心裡充滿自己的擔憂、情緒、慾望,我們沒辦法接待別人。願意「浪費時間」、分享自己的生命、持之以恆陪伴,才能建立真誠的關係。

阿真下班後喜歡在龍山寺一帶走動。她花了超過一年的時間,每個禮拜一次探訪西昌街的店家和住家,認識鄰居、交朋友、發單張。阿真回國述職前,隔壁鄰居依依不捨地說:「阿真,我們很愛妳,妳要保重!」在這個社區,我們就是耶穌的使者,我們的存在及言行舉止,為耶穌作美好的見證。寫這篇文章同時(2021年9月),珍珠家園的婦女有人確診。幸好我已透過寫作梳理了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可以平靜地面對緊急狀況,不致於被本能的恐懼、焦慮挾制。

疫情下,我們對主的信心、忠心仍要榮耀祂的名。天父是否要你在哪方面更多信靠祂,藉著祂的力量踏出舒適圈?你願意跟隨主耶穌的腳步接待你周圍的人、甚至是社會邊緣人嗎?願主賜我們足夠的恩典,跨越恐懼和自我保護的本能,帶著祂的愛和憐恤繼續前行。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82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