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人物誌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85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拿起鋤頭去宣教4-2
異鄉助農近十載的小山和曉陽
作者 / 採訪◎林曉盈
小山和曉陽所屬機構捐贈給當地農民的溫室大棚。當地平均氣溫較低,溫室可種植田地無法生產的作物。

【編按】小山(化名)和曉陽(化名)是一對長期駐點海外偏遠地區的夫妻,他們倆和其他農使團成員一樣,具有專業的畜牧背景,付出幫助農民改善生活的實際行動。他倆在海外生活前後加起來約九年時間,農使團之於他們,不僅是經濟上的支持(他們也接受其他教會及個人的支持),還包括農業技術的支援。山區的農民,除了飼養牲畜,也會種植多樣作物供自家食用,遇到超出畜牧範圍的農業問題,農使團的專家群是他們強而有力的後盾。雖然多數時候他們只能透過社群軟體遠距教學,不過一到暑假,就會看到農使團老師帶學生上山的身影。

曉陽2008年就到異鄉的山上工作,今年41歲了。她從一開始的一個人,後來變成兩個人,而今已經是五口之家,年紀最小的還坐在嬰兒車裡咿咿呀呀,聽媽媽說話。

怎麼會選擇到異鄉工作?台灣不好嗎?「上帝對每個人有不同的帶領,我只是不知不覺就走到那裡了。」曉陽解釋,台灣政府做得很好,農民有很多資源,而且放眼東南亞或第三世界國家,台灣農業有很大的優勢。「台灣因為地理環境使然,發展出小型農業的農機及技術,這種模式正好適合勞力密集國家,他們有人力過剩的問題要解決。」她說。

■建立信任關係,帶來改變

曉陽回想初到山區時,身為來自台灣的陌生人,縱使有一身專業,還是不被當地農民信任,「我剛去的時候告訴他們豬不能這樣養,他們跟我說這裡的豬又不是台灣豬!」這些話讓曉陽覺得又好氣又好笑。豬就是豬,吃得多就長得快,雖然會有環境的差異,但道理都一樣,「繼續照他們傳統『看天養』的方式,很慘的!」可如果她太過強勢,彼此將無法溝通。

幸而,信任關係一旦建立,即使對方只願領受一分,但帶來的改變真真切切,已讓農民受用無窮。曉陽說,他們曾在一個村子教當地人種牧草,為了讓成效比較明顯,第一年發一年生的草種,讓草可以長得又快又高。到了冬天,羊有乾草吃,生病的少了、餓死的少了,連剛出生的羊羔死的數量也少了,當地人很感激。「到了第二年,他們就知道要種草了。」

曉陽說,看到一個人因為學到東西、改變觀念而得到幫助,而且那幫助是永續的,是她覺得最有成就的時候。「現在回想起來有成就感,但是當下其實有點挫折。那兩年我們其實教了很多,比如還有閹割,但他們只學到了種草跟驅蟲。」說完曉陽哈哈大笑。

從一切看天養到凡事都得學,農民只能慢慢來,不過一旦全數消化吸收,內力肯定大增。曉陽說有次下鄉,遇到一位曾上過她課的農民,興奮地跑來對她說:「養羊真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此話怎講?曉陽摸不著頭緒。農民繼續說,以前自己一頭羊也沒有,現在居然養到二、三十頭,靠著那些牲畜,足以讓家裡五個孩子全部都上學。「他很得意!他找到能做的事情,而且覺得這是一條可以走下去的路。」農民說話時臉上發光的神情,此時此刻也在曉陽臉上重現。

■宣教,不能說的祕密

在山上怎麼做農業宣教?這是極敏感的話題,因為當地政府對基督教極不友善,禁止外國人傳教。所以,多數時候小山和曉陽都是從事專業相關的技術教導,避免觸犯法律。至於宣教,其實他們相信宣教師也各有分工,他們能做的是友誼式佈道,為福音預備土壤。

小山說,根據創世記,人之所以要汗流滿面工作、地沒有好的收成,是因為人跟上帝的關係出了問題,所以咒詛降臨到人身上,「跟當地人合作農業時,我們抱持的信念就是:我們藉著幫助他們提升產量、技術,跟上帝的關係和好。等到雙方可以互相信任,我們會找機會告訴他們,是上帝祝福你,使你的產量增加,如果跟上帝和好的話,上帝會繼續賜福。」小山說,建立人、土地跟上帝和好的關係,是他們追求的全人服事。

■以農業陪伴,長出力量

農業宣教是漫長的陪伴過程,怎麼樣可以做到一待就是好幾年?曉陽說,曾聽到人對她說:「妳的愛心怎麼可以這麼大?台灣人都很有錢,當然可以到我們這種地方來幫忙!」「兩年我們就覺得很夠了,再住下去會受不了!」說這些話的人是一些從沿海到山上來支援的研究生,他們都很優秀,但頂多一、二年就回去過自己的人生。「如果不是信仰、不是上帝,我們也做不到,這就是我們見證上帝的方式。」曉陽堅定地說。

農業好處多,但社會對農民誤解很深。談到農業的好處,曉陽說,農業雖然不可能讓人一夕致富,但也絕對不會讓人餓死。小山則說,相對其他領域,農業的進入門檻不高,必須深入了解當地水文、氣候及生長作物等,所以在地性非常強,影響力很深遠。

只可惜社會的主流價值並非如此。「我在自己的教會,看到有年輕人嘗試要走農業,爸媽馬上就說:『幹嘛那麼辛苦!』」這讓曉陽忍不住感嘆,工作沒有不辛苦的,端看從什麼角度看待,「其實辛苦只是第一個月,第二個月肌肉長出來,身體變強壯,就不覺得辛苦了!」曉陽自曝,養豬一年後,整個人瘦到49公斤,精壯得很。不過她也坦承,就算年輕人後來真的從事農業,仍要面對動物被施打瘦肉精、荷爾蒙等新聞,經常被誤解,在媒體又處於弱勢,「有口難言的孤立感,對農民來說傷害很大。」

■農業宣教,需要年輕人加入

怎麼做才能讓大家看見農業的價值?讓有能力的年輕人願意選擇農業?曉陽說,農使團過去比較低調,以致大家不知道有這個資源。馮騰永因為退休了,時間上比較充裕,去年剛接任理事長,但現在最大的問題仍是人才斷層,而馮騰永現在的方向就是尋找方法、契機,讓更多人認識農使團,然後願意投身其中。

不久前,小山和曉陽才剛到桃園觀音拜訪馮騰永,「他搭建一個平台,讓年輕人想要學習農業的時候,可以到農使團實習,就算沒有農業背景,也可以來學點東西。他在觀音有個農場,一直思考怎麼樣在這塊土地做些事,一方面創造一點收益,同時又可以讓人持續進來……」小山和曉陽異口同聲說,希望台灣的年輕人,即使是國、高中生,選擇未來方向的時候可以考慮農業,被上帝使用。

「我們真的很佩服馮老師,到了這個年紀,依然退而不休,可以咚咚咚想出這麼多計畫,而且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很投入。」按照曉陽的說法,馮騰永目標、計畫都很明確,而且對新事物敞開心胸學習,把人生過得活潑有力。馮騰永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從曉陽透露的一件不為人知的事可見端倪。「我們跟他說9月要去一個訓練中心上課,他問我們那裡有沒有年齡限制?他說他也想去上課!」曉陽一邊大笑一邊說:「我不得不說:有!40歲!」小山附和曉陽說:「看到前輩如此,我們心裡都非常佩服!」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75期

相片提供:馮騰永、曉陽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