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上一頁
|
下一頁
151
因信得生-羅馬書
因信得生:羅馬書
保羅的福音:羅馬書前言(1:1-17)淺析
搖撼帝國根基
保羅要基督徒成為順民?
對凱撒統治的政治宣戰
幽黯中的亮光
生活中的靈修:從保羅寫給羅馬人的書信談起
愛在Mizo:記東北印度的暑假實習
我的腳踏車,我的腳踏遮
推倒高牆—香港青年領袖黃之鋒的信仰歷程
告別舊國會,18歲要投票
不信「世代正義」喚不回
追求真道的須田清基
推介《朱偉特論羅馬書》
讀經筆記21 感謝 kah 呵咾
「大象打架,草地遭殃」:《上帝眷顧烏干達》電影觀後感
科學與信仰是否衝突?
原來我們都在創造不可思議的東西
以思辯尋求上帝的話:台南大專小神研營隊心得
暗中的微光:探訪高雄女監
原汁原味:記第六屆原住民大專盃運動會
《新使者》需要「使者」
150
這世界繽紛多元
這世界繽紛多元
《新使者》150期的省思
在多元社會中的基督徒公民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如何放下歧見
培養跨越文化的多元溝通能力
妳是我的姐妹
多元又平等,這塊島嶼的驕傲
我在馬來西亞山城牧會
從香港參訪反思教會與社會的關係
在基督信仰之上創作
台灣教會界的女先鋒──李明安牧師
每一顆石頭,都是以愛之名
回顧後勁反五輕運動
讀經筆記20 「短視」m̄是台語
敬覆「否定的否定敢m̄是肯定」
你跟上主摔角沒?
※神の家族
與永恒交會:記「我愛台灣宣教營」
用愛與非暴力開創島嶼天光
彼此代禱
149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我有一個夢
燃起你研讀聖經的熱情--長青團契的研經生活
長青團契靈修營
基督徒學生運動在台南的實踐
行動中的信仰群體
在地又國際化的青年宣教
談大專團契生活關懷
原住民學生的關懷工作
閱讀《新使者》: 一個特別的呼召
陪伴東海長青的日子
再見了!海岸公路上飛揚的白蝴蝶
我們的異國婚禮
留給後人無價寶貝的傅祥露
補正公投法之夜市人生
異中求同防悲劇
讀經筆記19 否定的否定敢m̄是肯定?
敬覆「一枝嘴m̄是一個嘴」
先別管這個了,你有聽過長青團契嗎?一個生命被翻轉但不是直銷的故事
我的信仰追尋之路
渴慕之旅:第52屆神研班心得
聖誕特刊開始預購
148
未來,一直來
未來,一直來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台灣社會的鹽與光
教會社會服務的趨勢觀察
女人的家和天下──婦女角色的可能想像和展望
長老教會的青年掙扎
青年夢想的教會未來:讓教會用愛連結
強化中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制的立場與理想發展
我們是誰
單純的愛──加爾各答紀行
愛與陪伴──擁抱上帝的話
向謝緯學習
當正義顯為殘酷與不人道
有溫度的書:《無法送達的遺書》
生之他者:《在我離去之前》讀後
是神的安排
青少年ê台灣母語異象
別和聖經裝熟的讀經運動
原來你離我好近
去吧!活出佳美的腳蹤
一座寶庫
147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人在幼年時負軛原是好的──青年信仰精神與考驗
速寫「現在是我們的事了」青年座談會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陪妳/你,一起奔跑!──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原住民青年的渴望
青年如何參與教會決策?
青年主動出擊,開拓參與空間
追求公義的信仰傳承
青年如何翻轉教會
神學教育與體制對於青年事工的影響
屬於我們的事——青年的自省與行動
總會青年事工,貫穿了我們的生命洪流
PCT 150之後的青年宣教:從「說故事」和「讀聖經」開始
教會如何協助現在的年輕人?
時代的米該雅:鄭兒玉牧師
「人民作主,歡喜行踏」紀行
營地幹事甘苦談
帶著學生下田去──大城教會課照班種稻體驗
上帝受人敬畏
讀經筆記18 一枝嘴m̄是一個嘴
敬覆「家己割傷身軀」、「拜五」
走出呼召
收穫滿滿的神研班
參與第五十二屆神研班雜感
肢體互助,恩典共享
146
150年來
150年來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台灣基督徒的現代性認同
150年來政教關係的回顧
基督教對原住民的影響
從 Friendship Corner 到全國大專
被遺忘的神學信念——從底層人民的角度再思「信徒皆祭司」的宗教改革精神
教會的變與不變
用生命見證信仰的宣教士—懷念恩師練馬可(Dr. Mrak C.Thelin)
開啟公義之路:勵馨的性別觀點與信仰實踐
改變
雨傘運動與神學
It’s just the beginning! 雨傘運動在地人反思
雨傘運動小觀察
讀經筆記17 割禮無可能是「家己割傷身軀」!
Charlie Hebdo 事件是信仰問題
總是在現場的祢——對現代耶穌的想像
平凡中卻也不平凡的報佳音
認真閱讀,歡喜分享
145
見證:使徒行傳
見證: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想告訴我們什麼?
使徒行傳中的拯救神學
普世歡騰:使徒行傳的故事
上帝的「道」與「道路」:談使徒行傳中的教會
使徒行傳中的保羅
平等的五旬節運動?反思靈恩運動的權力與話語權
穿越時空的教會歷史之旅:土耳其記行
蘇格蘭獨立公投觀察記
從神研班到全國社青讀經營
困境中,和祂快樂相遇
台灣的巴克禮
孟德爾頌的神劇「保羅」
看守神的產業:從《走過崎嶇路上》到《東基向前行》
讀經筆記16 耶穌的時代,無可能有“pài-gō͘”(拜五)chit-ê詞
敬覆:到底是「上帝」抑是「上主」?
台南大專小神研參與心得――開放式查經
跨國族團契——世界傳道會東亞區會參加記
TSCM初體驗
困苦中滿有恩典的旅程
謝謝你們約我
144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聖保羅聲明:生命經濟之國際財經轉型
瑪門?還是上主?
富裕的過去 無窮、貧窮的未來——我們的幸福在那裡?
從住宅政策角度來看青年貧窮問題
經濟領域中的愛與正義
神、地、人的合作:從傳統知識與宗教信仰尋找農業的未來
A Gap Year in Europe
台灣教會音樂的奠基者——梅佳蓮
追尋「黃人靈歌」—— 台灣聖詩創作
《當你沒有富爸爸──後獅子山世代生存實錄》:向香港借鑒
百年企業的夢想
生命的轉彎
到底是「Siōng-tè上帝」抑是「Siōng Chú上主」?
福音隊初體驗——越服事越甘甜
我們都是軟弱的人
基督徒意識的覺醒
改變的力量
到臉書按個讚
143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覺醒,努力走出光明的路
政黨失能,人民該怎麼辦 ?
台灣是答案,一中政策才是問題
撒種之後,如何茁壯?
318開啟教會內公民思辨之旅
在立法院陪伴學生的日子
讓教會也盛開太陽花——對於青年牧養的省思
你的心在那裡:《行動的基督徒》書介
我在法國與台灣太陽花同步綻放
從佔領立法院到佔領忠孝西路——畢生難忘的十二夜
學習小孩自由畫
仁慈者─台灣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
心靈返家,真實和好
格拉森的太陽花
公民運動中宗教的出席與缺席
讀經筆記14 中間人敢是台語?
每一人都活在歷史當中
我看太陽花學運
難過但不後悔
凝視真實,抓住美
142
忘了我是誰
忘了我是誰
誰的歷史記憶?──2014年歷史課綱調整的爭議焦點
關於歷史課綱問題的幾點觀察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歷史教育
第一線教師對課綱調整的省思
教學現場中的公民意識型塑——教學者的角色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回憶父親陳博文牧師
仙台三月雪
藝術與信仰:海邊修士
台西這個村落
見證新生命
尋天國珍寶記
第二里路
安安靜靜最大聲――給林義雄先生
簡介《2013 A-Khioh(阿却)賞台語文學作品集
回到起初
金月奶奶溯當年
成大南榕廣場事件
318學運探險之旅
愛,不離
141
普世精神
普世精神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普世教會現況中PCT的處境與責任
由下而上的合一共融:以泰澤祈禱進行的合一運動
跨越自己的界限
緊扣時代脈動的新聖詩
台灣原住民運動的普世聯結
擁抱‧普世‧青年
台灣青年在WCC釜山大會
踏出海外,看見使命
這些年,這群人教我的事
《漫漫歸途》: 一位普世婦女運動領袖的前傳
從普世走向普世
至死忠心——洪碧雲長老小傳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記「2013 港深城市╱ 建築雙城雙年展」的抗議行動
現代台語譯本聖經翻譯暨審議小組回應「讀經筆記」
六天五夜,與神一起生活的日子
光在最黑暗處彰顯
我與約瑟
改變的起點
願主開更多人的耳和心
140
健康與信仰
健康與信仰
醫療宣教之經驗及省思
台灣社會的「健康不平等」,教會可以做什麼努力?
信仰、生態與健康:與A Rocha同工的一日遊
病人、病情、病語——如何做靈性關懷
生病是咒詛嗎?
感謝主讓我得癌
病痛與新生命
餅乾阿姨的第二個家
Blessings Bakery 蒙福的麵包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臺灣女詩人杜潘芳格其人其詩
我們如何看待巫術?
關懷病痛者與悲傷者最美的書 ──推薦古倫神父的兩本實用技巧與實務探討手冊
知道/不知道新加坡?菜鳥社工的異文化體驗
角落微聲——台南恩友中心的故事
踏進恩友中心
傳達鐵窗中的思念
從南鐵東移看SCM
弱勢家庭陪讀
讀經筆記13 Be̍k-ki-sé-tek那有啥物pan-chhù?
無價的肯定
139
奧妙創世記
奧妙創世記
簡介創世記的內容主題與神學特色
創世記一解:上帝的新文化、新人性、與新國家運動
以原住民之眼閱讀創世記
上帝與一切活物立約
從「代理孕母」夏甲的談起
我讀聖經的歷程
我如何愛上讀經?
謙卑無私的仁者——我的父親陳宗仁牧師
拯救的記號——方舟教堂
文化撞擊下的成長
誰最會照顧自己?
為的是要服侍祢
今年暑假,我在史努櫻部落教育營
從教會同性戀的爭辯中尋找第三條路──以香港教會經驗為切入點
《鄭兒玉牧師ê文化思想Kap推動:1961-2002母語寫作所顯出- -ê》序
你們一領一 我們一領三
138
大同小異基督教
大同小異基督教
我對基督教信仰的認識
合一與大公:論教會多樣性的弔詭性
盡我一生持守這信
長老教會當前的政治與社會參與
復興?更新?靈恩運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靈恩現象
客語聖經背後的故事
不一樣的六學分——南神雞蛋花與台南鐵路東移事件
記2013TKC青年大會「青潮而出
尋找信仰的根--第九屆全國大專同工訓練營心得
我的信仰歷程
走進悲傷靈魂的信仰──我所堅持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路
林百萬與白話字
無辜人的血
昨日拿伯,今日大埔。以利亞在哪裡?
你敢有聽著咱的歌?
讀經筆記12 稱呼Pa-lia̍p-pa “sī chi̍têkhióng-pò͘-hūn-chú.”敢tio̍h?
最好有這樣一百個你
137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從當代表演文化說起
禮拜的戲劇性時刻
「升級運動」緣由
加入戲劇 讓聚會變有趣
音樂發聲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上帝要你們,my beloved boys.
泰澤靈修之旅
長,青春期──從大學生活回顧我的信仰
再次遇見神的奇幻旅程
懷念並頌讚安慕理牧師
Aysgarth老人背影——紀念安慕理牧師
山下新家?——談災後那瑪夏
與原住民相遇
人人都當流淚如河,晝夜不息——就柴玲為「六四」而「喜悅」談基督徒如何看待邪惡
另眼看罪惡及其回應之道
人人愛讀ê《全民台語聖經》
母語五四三:「聽、講、讀、寫」
教會是婦女的
136
基督教美學
基督教美學
基督宗教的美學—在神學與靈修當中遇見「美」
藝術與信仰:從美感認識信仰、從信仰中體會美
教堂裡的現代藝術——衝突與接納
有意義的教堂美學
從《公東的教堂》探索教堂美學與信仰
我的亞洲基督教藝術經驗
學習聽聞大地的聲音
在工作、祈禱與靜默中和上帝重新相遇——我在曠鄉(下)
打造從心而出的美麗環境
「吃」與「饞」
旅行中的心靈相機
話說彌迪理牧師
教養、宗教與基督:從《矢内原忠雄傳》想到的
媠䆀無比止
參與 WSCF-AP Women Doing Theology 心得
核四?核能?究竟為何而反?
成為天國的富翁
三驚有夢——讀吳祥輝的國家書寫三部曲系列
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感動
135
中國!中國!
中國!中國!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面對中國議題的處置建議
四川地震與零八憲章中的中國基督徒
家庭教會:中國的清教徒運動
「認識中國」閱讀建議
重新認識中國NGO
兩岸關係下的就業迷思
歡迎降落火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素描吳震春
在工作、祈禱與靜默中和上帝重新相遇——我在曠鄉(上)
50屆神研班,史上最值回票價的營隊
神研班,讓我更期待查經
「因為上帝國在你們心裡、在你們中間」──我在神研班中的所得所感
與邊緣人面對面
另類網路工程師
日本反核歌曲:「ずっとウソだった」--攏teh嚎滫!
讀經筆記11 “Kap Siōng-tèkiàn-li̍p ha̍p-gî êkoan-hē.”是啥意思?
畢契力量大
134
上主看為好的
基督徒的「成功」
上主看為好的
輸贏見真章——聖經對成敗的看法
但以理成功在哪裡?
資本主義倫理與成功神學精神
合乎上帝旨意的人生
從特會的現場再思成功神學的危機
推介《失控的正向思考》
日治時期北部教會三年運動的舵手——蕭樂善牧師
道路、真理、活命
媒體巨獸前的少年大衛行動書
回到路上,走回單純的路
恢復傳統母語之靈魂悸動 《賽德克族母語聖經》翻譯的信仰之旅
我上街頭也禱告 路加福音研經心得
2012輔大長青花蓮福音隊
男vs.女,牧vs.養 從自身經驗談牧職性別公義的理想、實踐、與現實中的無奈
歡迎使用
133
此時此地讀路加
此時此地讀路加
還在替邊緣人讀路加福音?
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路加福音中的「做門徒」
從後殖民的角度來讀路加福音
與路加福音中的女性談心
今日女性讀路加
前導、臨在與充滿——在路加福音裡尋訪聖靈論
從撒該的故事看路加福音中「救恩」的意涵
用心寫我的FB—“Faith” Book(下)
聖靈?人靈?邪靈?簡介《穿越傳統的激烈神聖會遇》與《基督宗教與靈恩運動論文集》
你支持那一邊?淺談「基督教錫安主義」
西裝、赤膊與黑衣:從反洗腦教育看香港的記憶與認同
矢志為受苦族人射下烈日的泰雅勇士——多奧.尤給海
青春生命無憾的追求
愛使我們相聚一起---日本重建志工團第四梯次心得
花蓮的小小果實們
PTL城鄉福音隊(第三屆大學生活體驗營)
宗教音樂中的路加福音
魏廷朝ê「改朝換代」
讀經筆記10 保羅敢有可能講「兄弟姐妹」?
聽到不一樣的聲音
132
性別框外
性別框外
多元價值——從女性觀點出發
教會性別面面觀--台中中會性別公義部性別問卷解析與說明
一個基督徒性別公義自我實踐的旅程
背起你的十字架跟隨我
基督徒對同性性行為的看法
「同性戀與基督教」的思考綱領
以「同志」之身,實踐耶穌的愛
妳是不是穿著裙子的男牧師!?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用心寫我的FB—“Faith” Book(上)
自由民主少了一點
讓人沒有藉口說不的男人
遊學到日本──交換學生心得
成為火種
找回自己
恁著相疼
讀經筆記9 是“kang”,呣是“kang-chok”
上主慈愛的屋頂——同光教會
繼續發光
推文: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和你分享閱讀的感動...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文章狀態:
草稿
完成
分享註記:
只供自己閱讀
供所有人閱讀
審查通知:
評論內容:
存檔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條款
︱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