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81期 大專工作與地方教會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東北亞和平會議」參後報告
關鍵字:
作者/羅秀婉 (高雄大學西班牙文系四年級學生,高大愛鄰社契友)
  第一次參與國際性會議,平時也很少接觸這樣的議題,行前的我是十分的緊張與不安,即使很認真唸了行前訓練資料,還是茫茫然,因此參與此次會議,我一直都是扮演著學習者的角色,更願藉此拓展自己的視野。

抗議政府派兵攸關人權?
  一到達會議地點,見了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頓時陷入一種不知如何思考、表達的情境,大學唸了三年多的英文,至此才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僅能以微笑示意。會議的第一天,上午是開會禮拜及簡單的介紹,下午進入正題,第一堂專講——Realities in North East Asia,因為被派為Documentation Committee的一員,即使深受腔調、發音難懂之苦,還是要非常努力的聽、寫。接下來是小組討論時間,組員是來自韓國、日本不同國家的人,我想這會是相當有趣的討論,針對同一個問題,因來自不同國家,便有不同的想法產生,以不同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對台灣人來說是理所當然的,對其他人卻不盡然。

  整個會議共有三堂像這樣的專講及小組討論。晚上的歡迎儀式之後,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抗議事件」(我對此事件的稱呼),EYCK邀請大家在隔天的exposure之後參加他們的抗議,抗議南韓政府派兵至伊拉克,我們台灣代表,尤其是許多有參與政治、社會活動經驗豐富的長輩們,在謹慎思考討論後,覺得貿然的參與是不合宜的,最後大會決定還是按照原定計畫,不參加抗議活動,即使在事後韓國人覺得很失望,有很多聲音出現,但是這原本就不在時間表當中的活動,我並不在意。

  晚上回到寢室之後,跟韓國室友聊到她對這件事的看法,我發現,原來我們的差異性是這樣大。一開始大會是用demonstration,我一聽到這個字就聯想到那是充滿暴力的抗議活動,就像我常在新聞上看到的,但是對韓國人來說,他們的demonstration只是拿著蠟燭禱告。最初大家對這個字的定義就不同,又由於抗議的訴求我們認為是偏向政治性的,有干涉內政的可能,非關人權,尤其是同行有比較多經驗的長輩們,對這樣的抗議行動有更多的顧慮。但是對韓國人而言,抗議政府派軍到伊拉克,就是維護人權,這是他們很不能理解的一點。

  那天晚上深刻的體驗到文化的不同,即使都是基督徒,在認知上差異也是相當大的。在整個討論過程,我也聽到了台灣年輕代表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們是一個團體,代表台灣,意見不同時更需彼此尊重與包容,我並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因為相信長輩們會作出合宜的決定。長輩的經歷多,顧慮的層面也較廣,這是值得去學習的,若是我個人,也有可能沒想那麼多就去參加了,並且,對於這樣的問題,實在很難有一個絕對的答案,沒有對錯的問題。

南韓要統一,台灣要獨立
  第二天的exposure,說實話,我並沒有多大的感想,像是走馬看花、出遊一般,來到DMZ,知道再越過一條線就是北韓了,卻沒有深刻的感觸,或許是沒有親身到北韓體驗他們的生活,也就沒有特別覺得南北韓的差異。但是對韓國人來說,卻有切身之感。在晚上的分享,強烈感受到南韓想與北韓統一的意願,他們認為朝鮮半島的分裂,就像是一個破碎的家庭,他們多麼希望能和平統一。反觀台灣,我們希冀和平,卻不要統一。韓國人想要抹去分隔南北韓的38度線,我們卻渴望有這麼一條線分隔中國與台灣。

  我一直不能了解,為什麼他們想統一,也許是歷史文化的差異,他們認為北韓仍是他們的兄弟姊妹,但是對我來說,中國並沒有很大的意義,雖然從小唸的都是中國地理、中國歷史,卻跟我的生活沒有關聯。我在台灣出生,生長環境跟中國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差異更大,為什麼要跟中國統一呢?

  一整天的行程當中,唯一讓我最有感觸的是,「都羅山」車站牌旁邊的塑像,用流滿著血的磚塊圍成方形,中間是一個象徵軍人的頭盔,前面的指示牌寫著“Someone Like You”,十分震撼,也讓我感到害怕。戰爭中的殺戮是多慘忍與恐怖,道出了我們對和平的渴慕,也因此我們參與了這個會議“To Be a Peacemaker”,深願有更多人願意成為和平使者。

幫助各國釐清台海情勢
  在第三天晚上,我們台灣代表在會議結束之後聚集一起,彼此分享,提出問題。大家都提出了想法,尤其針對第一天晚上發生的「抗議事件」。這一段時間很寶貴,大家開誠佈公的談話,用愛心說誠實話,我看到了每個人對事件發生的處理方法與態度,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想想,連在同一塊土地出生的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更何況是不同文化背景、國家的人,這是上帝造人的奧妙之處吧!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相同的,上帝要我們去看到彼此的相異,進而學習和平相處。因此,我們更需要彼此的相互了解,個人與個人、團體與團體、擴大到國家跟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不管是歷史、文化、政治或是社會的了解,不然,很容易產生誤解,別說要促進和平,連一同開國際會議都不可能。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擁有相同的信仰,信仰同一位上帝。

  在接下來三天的工作坊,一直是在不斷的討論與報告當中度過,以國為分組單位,好高興可以不用講英文了。我們必須利用這段時間找出各國面臨與和平相關的議題,找出最重要的一個,並且設計一個因應計畫,除了國內的,還需討論地區性的,雖然時間很短,要討論出完整的計畫並不容易,但整個過程還是十分有趣。除了從各國秀出各階段的結果報告,展現各國差異性,也可以從各國進行討論的情形中看出,日本很積極,每個人的表情都很認真地圍在一起討論,甚至有點嚴肅;而韓國則是很鬆散,不時傳出笑聲;香港的代表,也許是人數少的緣故,好像早早就討論完,坐著聊天;我們台灣好像綜合體,很認真的討論,也有搞笑的時候,四組中算是很有效率的一組。再來,從各組呈現的報告內容,很好玩的是,各組必須將每階段討論的結果寫在海報上,台灣的海報總是很整齊的以條列式寫出;日本則是寫了密密麻麻一堆,還用箭頭畫來畫去;而韓國,雜亂無章地用很藝術的手法排列;香港,寥寥幾行帶過。這似乎也意味著各國民族性的不同。

  還有,我發現各國看待國際及國內情勢眼光皆不同,解讀方式也不同。我們台灣討論的議題當然離不開中國的武力威脅,但是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他們似乎不認為中國會對他們有何影響。藉此,除了讓他們明白我們的處境,以及中國確實帶來的威脅,也可以知道他們是怎麼樣看台灣跟中國之間的關係。也許可以藉著他們的想法來幫助我們面對台海兩岸情勢,不過,有時候卻是誤解,所以台灣可以藉著國際會議來幫助各國,釐清整個台海情勢,讓各國有更清楚地看見。

期待多瞭解台灣
  在這次的會議當中,體驗到不同的文化,也激勵了自己,要更了解我所生長的土地——台灣(這也是現在台灣大學生所缺乏的),若對自己出生地的歷史文化不了解,如何站在國際舞台聲稱自己是台灣人、並與人聊台灣?這是我很深的體會,因此下定決心,要好好研讀台灣的歷史。總而言之,很感謝上帝,讓我在年輕的時候有機會參與國際性會議,拓展視野,讓我的眼界更廣闊,有更多的學習。
同作者相關文章:
「東北亞和平會議」參後報告 (第 8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1 期 大專工作與地方教會 (72-7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1期  2004年  4月 大專工作與地方教會 81
本期主題:大專工作與地方教會
發行日期:2004/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
目錄s/
大專工作的獨特性與必要性——牧養長青團契的挑戰
大專工作現象的描述與分析
對上帝說是——如何調解大專工作和地方教會的對立
長青團契與地方教會
流金歲月——走過長青團契與教會的生活
大專工作的伙伴——教會
地方教會如何支持大專工作
愛在東榮——當東海長青遇上東榮教會
「赤腳大夫」許定田長老
網路——青少年的天堂?父母的惡夢?
在禮拜中與上帝相遇
為教會與社區搭一座橋--台南湖美教會社區事工
我看「成功神學」
愛情——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基督徒如何看演化論?
跌碎「傲慢」的家訪
從猶大出賣耶穌看當今台灣的政治人物
漢城街頭的歌聲
讀冊出頭天?——《但以理讀書法》的暢銷迷思
「魔都」上海行
別傻了,婚前怎麼不是問題?
人性與語言的共通性
盛開百合的幽暗山谷
教會、團契和我
「東北亞和平會議」參後報告
張愛玲到哪去了?——神研籌委週記
分享是最大的神蹟
成為另一個保羅
將感動化為行動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