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85期 離鄉背井信仰路
字級調整:

厝邊頭尾
利巴嫩山莊——滋養生命的園地
在1970到1990年代,全台基督徒婦女曾在山莊接受信仰造就,生命成長茁壯,並且學習服事,為主付出時間和才能。婦女事工的精神和實務在此交接和傳承。
關鍵字:利巴嫩山莊  婦女 
作者/陳美玲 (台灣神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道別

2022年4月8日上午十點半,在台中利巴嫩山莊(Mont. Lebanon,以下簡稱「山莊」)舉辦一場史無前例的「盡程感恩禮拜」,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下簡稱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徐信得牧師親自主理。這場禮拜不是為一生盡忠服事的資深牧師,而是為山莊本身的「退場」來舉辦。許多和山莊有深厚感情的人員,依依不捨地前來和歷時51年(1971年落成啟用、2022年出售)的山莊道別。
 
話說從頭

利巴嫩山莊是由一位女性開始推動、一群婦女攜手打造的夢想。從醞釀、誕生一直到退場,山莊承載著一段屬於長老教會婦女的故事。
 
彭靜淑(註1)是那位做夢與開始推動的女性。她畢業於台南神學院神學本科,由南部大會女宣道會聘任,從1955年開始與密露得姑娘(Ruth Broekema)(註2)負責台中中會和嘉義中會的婦女工作。之後彭靜淑到美國進修兩年,在那裡她第一次看到空間大而且設備齊全的營會場地,相當羨慕。在那個年代,長老教會沒有專門容納大型活動的營會場地,舉辦靈修會時相當不方便。彭靜淑回台灣後,於1964年再度擔任中中女宣幹事;她開始做夢,希望台灣有一個像美國那樣的營會場地,教會婦女和信徒在這樣的園地裡,可以交誼互勉,堅固信仰,生命更新。
 
為此,彭靜淑積極奔走,她請求她的二伯彭清約長老出手協助。彭清約捐贈了距離台中市中心大約九公里、位於大坑將近兩甲的山林地。場地有了著落,她帶領台中中會婦女一起打造夢想中的營地。她們在1966年組織利巴嫩山莊籌備委員會,由李明安牧師擔任召集人。1967年「台中中會女宣道部利巴嫩山莊董事會」正式成立,台中中會女宣道部推選出最早的13名董事,由部長邱張素美擔任董事長,推動山莊建設工作。李明安牧師將這裡命名為利巴嫩山莊,因為大坑風景秀麗,林木蔥翠,宛若聖經中描寫的利巴嫩的香柏樹林,是上主所栽種的,既美好又有各種飛鳥棲息(參考詩一O四16~17;結十七23)。這個山莊,是滋養生命之地。
 
山莊動土典禮邀請當時長老教會總會議長謝緯牧師主持。在兩年的工程期間,彭靜淑幾乎天天到工地監工,台中中會的婦女們不辭路程遙遠,常常帶著便當,捲起衣袖在工地揮汗幫忙,她們雀躍地看著山莊逐漸成形。當一棟嶄新的靈修會館屹立在青翠的山坡地上時,夢想終於實現了!在1971年8月10日隆重地舉行落成感恩禮拜。後來,為擴大容量,增建禮拜堂、教室、寢室及三樓活動中心,於1976年底完成第二期工程。
 
歸屬長老教會總會女宣委員會

山莊初期由台中中會婦女獨自扛起龐大建設經費,十分吃重。為廣邀全台長老教會婦女共襄盛舉,便將山莊歸屬至長老教會總會女宣道會(即婦女事工委員會,註3),在山莊落成禮拜半年前(1971年3月)成立「第18屆總會女宣委員會第一屆利巴嫩山莊董事會」。為感念台中中會婦女催生山莊的功勞,在章程中明訂其15席董事中,應有10席為台中中會女宣代表;而1971年適逢台中中會分出彰化中會,這10席董事便由前述兩中會選派,這樣的默契一直維持著。
 
台中中會婦女猶如山莊的母親,她們義不容辭地發動募資,在王秀英董事長12年的帶領下,董事們四處籌募經費。她們舉辦慈善音樂會及義賣物品的「慈善市」;台中中會柳原教會女宣組成的頌聲合唱團特地為山莊巡迴演唱,火力全開地募款。有時募得的款項比預期還多,有時入帳少;不論多寡總是感謝上帝預備。董事中的彭靜淑和謝天足長老曾慷慨大額捐助,是令人感念的事蹟。
 
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善用此地,舉辦各種營會。第一炮活動是1971年1月長老教會總會女宣事工協議會;之後還有定期辦理的女宣工作者研習會、全省女宣夏季靈修會、全省山地女宣夏季靈修會、婦女人才訓練會,以及全省女長執與師母互談會等。長老教會各中會婦女也常來這裡辦活動。營會規模少時十幾廿人,多則超過三百人。在1970到1990年代,全台基督徒婦女曾在山莊接受信仰造就,生命成長茁壯,並且學習服事,為主付出時間和才能;婦女事工的精神和實務在此交接和傳承。就如同前董事長陳蘭櫻所言:「這樣充滿歡笑、眼淚的營地,有時在會議中為事工的更臻完善,討論得面紅耳赤;也有在營會接近尾聲時的擁抱落淚,依依不捨。50年來許多婦女在山莊留下她們成長、盡心為主服事的足跡。
 
守護人權宣言產生

山莊與制定人權宣言的往事,因為需要保密,過去鮮少為人所知。1970年代政府和長老教會的關係日趨緊張,但是時局動盪,長老教會必須發聲,誠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研訂人權宣言草稿時,需要一個隱密安全的地點。宣言起草人之一的王南傑牧師回憶,在發表人權宣言的前一週,長老教會總會幹部、婦女、青年和原住民代表等共30餘人,聚集在利巴嫩山莊三天(1977年8月11日至13日),研討並修訂草稿。當年與會人員的完整名單保密至今,只有統一列出幾位教會領袖名單,以承擔風險和責任;他們事先寫下遺言以防不測,心中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高俊明牧師曾說,發表人權宣言「是長老教會內部的集體行動,秘密名單,秘密撰稿,最後由總會議長和總幹事具名發表。」在風聲鶴唳之際,長老教會牧長秉持信仰良心,勇敢發出正義之聲。而利巴嫩山莊如同母親呵護著腹中胎兒,默默守護人權宣言的誕生。
 
台美教會婦女交流

發表人權宣言那年11月,來自美國聯合長老教會17位婦女代表和長老教會各中會的21位女宣代表,在山莊進行為期一週的聯合研討會,主題為「生活在盼望中:台灣婦女」。透過「職業婦女」、「家庭婦女」、「農村婦女」、「勞工婦女」等專題,並且到農村和工廠參訪,深入了解台灣婦女議題。另外有插花示範、台灣音樂、老人問題等演講;查經當然不可少;主日安排來賓至中部七間教會參加禮拜,並由信徒家庭接待來賓,體驗台灣生活。台美雙方教會婦女領袖在研討會中跨文化的交流,為彼此帶來洞見和啟發。
 
山莊的使用者和活動性質相當多元,充分發揮其功能。1977年8月27日至30日,另一項重要的活動,第一屆青年代表大會也在山莊舉辦,主題為「今日教會,今日青年」。這次營會對長老教會的青年工作具有指標性意義,與會者期盼活化青年團契,重視社青角色,進一步更新教會,影響社會。
 
大坑風景區的景色,吸引不同的社會團體租借山莊場地,辦理自強活動或在職訓練;後來增設烤肉區,烤肉活動曾是許多中部地區的牧長和信徒充滿歡笑的回憶。之後山莊為提高使用率,主動在連續幾年間,自辦兩天一夜的信徒造就營會,亦有成效。
 
平信徒婦女力量的展現

在1980年代之前,長老教會設立的女牧師只有10位,人數極少,在教會體制內部能夠發揮的力量十分薄弱。利巴嫩山莊是平信徒婦女力量的重要展現!翻開山莊的歷史扉頁,有著教會婦女領袖在此「著磨」的身影。歷任董事長從邱張素美(台中中會時期),到王秀英、潘淑磬、林慧珠、林美容、謝淑玉、賴雅麗、葉碧媛、林杏霞、陳金秀、陳蘭櫻、洪素貞,她們都是台中中會或彰化中會的婦女事工部部長或部員,各自在自己的教會擔任長老或執事,熱心於教會事工。例如:邱張素美是柳原教會長老,王秀英和潘淑磬是台中民族路教會長老,葉碧媛是磐頂教會長老……(其他人就不在此一一列出);林杏霞比較特別,她是牧師娘。除了中會事工外,潘淑磬和謝淑玉曾擔任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主委。
 
歷屆董事都是中會婦女幹部,多半是教會長老和執事,對教會事工有相當深入的參與。這群教會平信徒婦女領袖肩負起山莊的經營重責,她們認真又盡責,做起事來條理分明,還有婦女量入為出的務實精神。山莊長期由教會婦女經營管理,實為一大特色。舉凡颱風後的修繕、加裝冷氣機、更換寢具、增建健康步道、停車場等大小事,她們都認真以對,絕不馬虎。
 
山莊以服務為宗旨,收費公道,盈餘相對微薄。從創立時便量入為出,採撙節開支的營運模式,用最少的專職人員(註4)來維持運作。每當有大型活動時,常常是動員全體董事擔任志工,填補人力需求。董事無私付出時間和勞力,更凝聚了向心力。
 
天下無不散的筳席

山莊的經費主要靠微薄的盈餘、教會奉獻和銀行存款孳息維持。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銀行定期存款的年利率將近10%,加上活期存款孳息,是山莊的重要收入,足以應付山莊專職同工的薪資、更新和定期維護設備。
 
但是在2000年之後,銀行存款利率節節調降,再加上山莊設備老舊,921大地震造成的房舍損害及邊坡擋土牆裂縫,威脅山莊的安全;山林地滋生小黑蚊,防治不易;大坑一帶新設的營地和民宿,是山莊強大的競爭對手;現代社會大眾對住宿條件和場地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以上這些問題,帶給山莊極大挑戰,經營越來越不易。2009年山莊董事會向長老教會傳福會借款700萬元整修會館,試圖翻轉頹勢。整修之後的山莊美觀大方,然而礙於原本的條件限制,無法擴大至超過二百人以上的容量,山莊最終仍然難以重現過去榮景。
 
差不多在2012年時,山莊從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轉為直接隸屬長老教會總會,不過董事會仍以婦女為主要成員。最後幾屆董事會尋求各種可能性,希望重振山莊,但苦無良方。在2018年,長老教會總會通常議會拍板決定出售山莊,2020年正式停止營運,2022年終於找到買家。最後這幾年的歷程,尤其是最後以低價出售的情況,讓許多曾經參與山莊事工的婦女感傷落淚。終究,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傳承利巴嫩山莊精神

利巴嫩山莊熄燈關門,51年的歷史畫下句點。山莊歷年的議事錄、文件和文物已經移交至長老教會總會歷史檔案館妥善保存。在盡程禮拜中,徐信得牧師提到:「如同死去人仍能對活人說話,拆毀的山莊仍當被紀念,讓她繼續說話。」是的,如何讓充滿婦女歡笑、眼淚和生命成長的山莊被紀念?以出售款項建立「利巴嫩山莊紀念館」之類的想法,是一種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們當牢記山莊創立的歷史,這裡曾經有婦女的主體性,是由平信徒婦女的力量所建立,是培育婦女人才、傳承婦女宣教精神(女宣精神)的地方。要紀念山莊,就要不斷述說這個故事,將歷代「女宣」前輩熱忱於上帝國事工的精神傳承下去。因為她們為主所做的是一件美事(可十四6),我們當紀念她們,也要效法她們。
 
附註:

1. 彭靜淑(1928~1994)與李麗姃、黃錦衣、黃淑惠等四人是台南神學院神學本科第一次招收的女生,1949年入學,1953年畢業。彭靜淑曾取得教師資格,但一生未封立牧師。她曾擔任台中中會女宣幹事(1955~1961;1964~1971)、長老教會總會女宣幹事(1971~1973)、長老教會總會女宣道會副主委等職務;也曾擔任台中力行教會長老。
 
2. 密露得(Ruth Broekema)為來自美國歸正教會的女宣教師,於1954年來台灣,主要在中部地區從事婦女福音工作,直到1963年7月。返國後,於1977年9月1日於美國伊利諾州過世,享年78歲。
 
3. 北部大會和南部大會的女宣道會原本各自獨立活動,直到1959年整合為一。1959年長老教會總會成立女宣道處,1966年改稱「女宣委員會」,1972年改稱「婦女宣道委員會」,1983年再改稱「婦女事工委員會」。
 
4. 利巴嫩山莊歷年專職人員名單(目前查出、未按時間順序):陳松男牧師夫婦、許水隨、陳恩女、陳玉汝、潘啟恭、鍾秀美、翁思惠、張海嶼等人,他們擔任幹事、管理員、廚師或主任。自2009年起,先後聘郭熙彥牧師和周碩欣牧師、王清隆牧師擔任執行長。
 
延伸閱讀:

1. 林芳仲主編。《台灣新而獨立的國家: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30週年國際研討會文集》。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教制與法規委員會,2014。
 
2. 莊淑珍主編。《婦女團契手冊》。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1998。
 
3. 陳蘭櫻。〈造就與陪伴婦女基督徒五十年的靈修營地〉。《台灣教會公報》no.3440(2018.1.29-2.4),4-5。
 
4. 葉美智主編。《台灣女宣60年史》。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宣道委員會,1982。
 
5. 編輯室。〈女宣消息〉。《女宣》第192期(1977年11-12月),33-34。6. 編輯小組。《婦女七十週年特刊,1922-1992》。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1992。
同作者相關文章:
利巴嫩山莊——滋養生命的園地 (第 185 期)
敬畏上帝的鄭澄洲長老 (第 161 期)
台灣教會界的女先鋒──李明安牧師 (第 150 期)
穿越時空的教會歷史之旅:土耳其記行 (第 145 期)
行醫典範-蘭大弼醫師 (第 69 期)
願成為耶穌醫治之手的基督徒──高仁愛醫師 (第 3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85 期 離鄉背井信仰路 (44-5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85期  2022年  8月 離鄉背井信仰路 185
本期主題:離鄉背井信仰路
發行日期:2022/8/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You Are Welcome
異鄉歸來
台北和平教會的青年牧養事工
有我陪你一起走
帶著大肚山的印記走入堂會
離鄉背井之後,大學生的信仰之路怎麼走?
躍時空的祢:從加利利海的風暴看見無所不在的平安
躍時空的祢:從加利利海的風暴看見無所不在的平安
踏上夢想已久的倫敦遊學
箱子裡的小羊
什麼天使!攏是騙肖的
什麼天使!攏是騙肖的
利巴嫩山莊——滋養生命的園地
「傳福音」ê觀念到底是什麼?
回想佇臺中ê彼幾年
回想佇臺中ê彼幾年
分𠊎成長个大專生活
「我的教會」——談基督教會的「堂會主義」和「山頭主義」現象
數位,更新,再發展
逃跑的耶穌?
因為愛裡有奇蹟
信仰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愛的禮物燃起希望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