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陳牧師專欄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236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啟動一領一 、 邁向新倍加」
第56屆總會通常年會 總幹事事工報告
作者 / 張德謙

「啟動一領一、 邁向新倍加」

在過去一年,台灣人民經歷前所未有的痛苦與危機。民生物價的上揚、失業率的高昇不下、公共安全的缺失使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政治上,除了馬英九政府執意簽定ECFA,使台灣急速傾向中國、依賴中國之外,在施政上的空轉及其競選時所提之政策的跳票也讓人民對政府失去信心。然而在媒體的冷處理及刻意操弄之下,營造出台灣「太平與繁榮」的假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面對這種的處境時依然本著「上帝國宣教」的精神,學習先知的角色,一面對台灣的處境提出批判性的建言,一面本著上帝的道說出盼望的信息。

除了面對台灣的處境外,我們也準備迎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150年的歷史性時刻。在「認同、委身、成長」的十年總目標下,今年我們提出了〈促進多元共榮、落實上帝公義〉的年度主題,期許教會可以在台灣這種多元文化中以上帝的公義為基礎,學習相互尊重、相互欣賞,讓上帝賜給台灣的特色可以發揮出來,彰顯上帝的榮耀。在迎接宣教150 年的時候,我們啟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透過「宣揚福音」(Proclamation)、「培育上帝的兒女」(Nurturing the People of God)、「愛心的服事」(Loving Service)、「社會轉化」(Social Transformation)、「關懷受造界」(Caring for Creation)、「福音與文化」(Good News in Culture)等六個面向來讓教會可以整全的參與上帝的宣教。我們看到全台各中/區會熱烈回應「一領一.新倍加」的宣教運動,事工積極朝這個方向來進行。

宣揚福音

倍加運動時,我們在台灣的山上、農村、海邊及都市都建立了教會。但在台灣社會變遷中,教會也隨著台灣的社會結構變化而變化。都市與鄉村、平地與山上之教會無論是在人數、財力上都有明顯的差距。許多鄉村、山上教會培育的青少年在求學與就業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流向都會地區,在都會區的教會釘根、參與服事。如果任由城鄉的教會各自發展,在鄉村及山上的教會將會在人力與財力上遇到很大的問題。因此推動夥伴宣教(Partnership in Mission)就成為我們在宣揚福音上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通過夥伴教會學習分享與分擔及同為基督的身體之精神。我們看到台南中會新興教會在負債中仍願意無償提供舊禮拜堂給剛升格成為中會的魯凱中會設立南凱教會,使魯凱族人在台南有聚會之處。台北中會北門教會願意成為台灣公義行動教會之母會,讓台灣公義行動教會這種以公園為聚點之宣教模式得以更穩定來發展。這些都是我們在實踐夥伴宣教的例子,也是在見證教會合一的榜樣。

夥伴宣教之外,近十年來,我們的教會也透過生命教育的事工在校園、在社區做宣揚福音的工作。通過生命教育志工在校園及社區的服事、生命教育兒童雜誌《小羊月刊》、《小羊媽媽》、生命教育志工雜誌《喜樂泉》與其他生命教育書籍之出版將基督教對自我、對他人、對環境、對宇宙的看法與校園內的學生分享,為日後的福音工作鬆土。這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宣揚事工。

當然我們也透過國外友人的來訪與出國開會的機會和國際友人分享我們在台灣所做的工作。例如4月26-30日世界傳道會東亞區(CWM-EAR)在台灣開會時,我們安排參訪鄒族教會及重站關懷站。6月18-26日在美國密西根舉行的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大會中通過要執委會寫信向聯合國表達台灣有權以獨立的國家加入聯合國及其他世界組織。這些都是我們以實際行動表達我們如何實踐上帝的愛與公義。

培育上帝的兒女

「功欲盡其善,必先利其器」。要達成宣教運動所設定的目標,在宣教運動之初,「利其器」就成為當務之急。信徒如果沒有良好的裝備,宣教運動就會事倍功半。因此在新倍加運動推動之初,我們就看到傳道委員會與婦女事工委員會合作推動「一領一.愛走動—全國探訪與宣教訓練」,以探訪來成為表達關懷、領人信主的方法。傳道委員會也在全國舉辦了19場的「民俗與宣教」個人佈道研習會,藉由葉明翰牧師對民俗的講解及建議讓我們帶領人的時候可以用對方聽的懂的用語及方式來傳揚福音。

這些方法與技巧之外,我們也重視基本的心靈問題。所以我們與南與北文化出版社、台灣教會公報社一同主辦「古倫神父的心靈分享會—信實的盼望、愛的行動」,讓信徒及牧者可以獲得造就。當然,這也不只是我們長老教會的會友、牧長出席參加,也有許多天主教的信徒、神職人員參加,可說是一個跨宗派、學習合一的一個心靈聚會。另外第48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也在2011年1月24-29日於長榮大學舉辦,研讀〈創世記〉,並在29日舉行大專聖經研究班40週年感恩禮拜,有450人參加。我們感謝上帝聖神的帶領,讓聖經研究班成為大專青年認識聖經,重整信仰及領受上帝呼召的一個重要的營會。婦女、青年、松年的各種訓練會、退修會都顯示我們的自我裝備,準備為主所用。

愛心的服事

經過前年莫拉克水災之後,我們在災區設立六個重建關懷站及一個以重建政策反省為主的部落關懷站來關心整個災區教會及信徒在身、心、靈的重建。在家屋重建上,我們投入許多的心力。在政府政策刻意將原鄉部落遷往都會區的時候,在上帝的保守下,突破許多限制,在南沙魯(民族)及勤和部落建蓋25間的避難屋。現在這兩處的避難屋成為原鄉重建的典範。我們也應魯凱族人的要求,和縣府洽談長治分台之第二期工程由我方與紅十字會來承建。我們特別感謝許多國外的夥伴教會在災後仍然關心我們的重建工作,在災後一年仍然為我們奉獻,協助我們的家屋及禮拜堂的重建。重建之路十分漫長,特別是在面對政府重建政策不以原鄉的住民之在地重建為考量,而以將原住民從原鄉遷走為主時。我們教會仍然站在在地的立場服務災民,為他們爭取應有的基本權益。

國內的災難中,我們透過長設於災區的服事據點讓災區的住民可以看見盼望。特別值得我們感謝的是在魯凱族的地區,因面對長治分台的問題而讓基督宗派可以坐下來討論,進而合作,共同族人的生存一起打拼。讓我們在苦難中也同時見證在主裡的合一。

當國外發生災難時,我們總是在第一時間向我們的夥伴教會表達我們的關心。不論是澳洲的大水災、紐西蘭基督城的大地震或是日本的大地震,我們都本著「肢體同受苦」的心情在祈禱中記念、以為他們獻金的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們的關心。特別是在日本大地震中,我們的行動獲得世界傳道會(CWM)的肯定。世界傳道會呼籲其會員國可以援救日本的奉獻透過我們來處理。我也在上禮拜與其他國家的基督教協會(NCC)主席一同進入日本的仙台勘查受災情形,並分享我們在921大地震及88水災之後的重建經驗。

另外長久在台灣社會為被壓迫者服務之社會福利機構,也在這一年中努力整合。希望執行53屆總會年會所接納的報告,為歸入平安基金會做準備,使得資源可以更有效地運用,發揮更大的愛心,服務更多的人。

社會轉化

在馬英九政府執意簽署ECFA的時候,我們除了參與反對ECFA的共同發起團體之外,也積極地表達公共議題必需透過公民投票的民主制度之基本精神。我們也在10月的時候召開2010年台灣國是會議。會中邀請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前來特別演講,並經由政黨、社會運動及教會等不同的面向思考教會在時代中的角色,並通過與會者藉由「開放空間」(OST)的討論後發表教會應負之責任及對政府要求的〈2010年台灣國是會議行動綱領〉。我們期許可以透過願意背負責任,以具體行動來使台灣社會更向上帝國邁進。

我們也看到台灣社會對「生命」的不尊重與嚴重「物化」,使得心靈空虛、無助。因此我們透過各種的媒體管道,將基督教信仰中對生命的尊重、追求「我與你」的關係而非「我與它」的關係讓社會大眾知道,進而影響社會。因此大眾傳播基金會在艱難中仍然重新站立,讓新眼光電視台以在MOD103台的方式重新開播。同時我們也在快樂聯播網保有一個節目「真心真情疼台灣」,使我們透過電子媒體來關心我們的社會。

我們也推動「舉目向山」祈禱會,從自我在上帝面前的省思及認罪開始,為「一領一.新倍加」運動的推展及台灣主權、多元平等及民主政治成熟來祈禱。讓祈禱成為我們落實上帝公義時的動力及指引,避免我們落入自以為義的軟弱陷阱而不自覺。

關懷受造界

災害帶給上帝創造的世界許多破壞;然而比天然災害更可怕的是人為的災害。我們看見馬政府在環境與開發的選擇上總是站在開發的那一邊,甚至以許多荒謬的言論出現。我教會仍然本著關懷受造界的信仰精神關心上帝所創造的台灣受到破壞的問題。首先我們看到彰化國光石化興建與否所引發的爭論成為社會的焦點時,我們基於信仰表達反對興建的立場,希望可以為台灣的生態環境留下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同時我們也深入台東,與阿美族的小部落—刺桐部落一同對抗政府與財團規避環評,違法開發杉原灣的問題。那個部落雖然沒有長老教會,但我們仍然以與受苦者站在一起,通過愛與受苦來實踐上帝拯救之信仰精神參與在其中。透過陳情、跨年音樂會等活動逐漸結合東部的許多團體,以「美麗灣大飯店」的建興為例,共同關心影響台灣東部的環境、居民深遠的《東部發展條例》。

我們本著1992年發表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反核宣言〉之精神,與台灣環保聯盟等團體共同主辦「2010年非核家園亞洲論譠」。而在日本福島的核電廠引發的輻射危機後,我們也再度呼籲關心核能在台灣潛藏的危機,並在總會年會結束後的4月30日參加在北、中、南、東同步舉行的「430向日葵廢核行動」。


資料提供單位:總幹事室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