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67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濟南教會香港團契
遵循民主價值援助香港人
作者 / 採訪@陳怡萱

每到禮拜日,位在博愛特區旁邊的七星中會濟南教會格外熱鬧,有別於平時這一帶多數為公家職員出入的整肅模樣。從早上開始,連續舉辦台語和華語的主日禮拜,午休時間後接著是廣東話禮拜,聚會與服事者以香港人為主,包含在台求學的香港學生、受港府迫害來台短期居留的香港青年或是已設法取得台灣身分證的移民者,平均每週有50至60人。

濟南教會主任牧師黃春生格外關心這一群出外人。自2019年6月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以來,他第一時間關心遭受不公義對待的香港人,號召親友、有志人士共同給予實際支援。教會曾經對外大量募集抗暴運動需要的安全帽、防毒面具和口罩等,也在反送中後不久成立「香港團契」,三個月後正式開始廣東話禮拜,每個主日下午1點30分在教會小禮拜堂聚會,持續至今。

帶著四個孩子在台灣生活的香港媽媽,每個禮拜全家搭公車來到教會。早上她先陪孩子參加兒童主日學,四個小孩在這裡有得玩,也交到了朋友,教會兄姊還會指導小孩課業。下午她參加廣東話禮拜,小孩繼續在教會中庭追逐玩耍。香港媽媽說,很放心也很感恩教會給予幫助,一開始來台灣人生地不熟,到教會後受到大家的關心與支持。她年輕時和同學參加過教會的活動,因為喜歡熱鬧去交朋友。直到參加反送中運動的先生過世,她不得已帶著孩子離開香港,輾轉來到濟南教會,並在這裡受洗,「以前很多事情都只想著靠自己,現在才明白要交託,依靠教會、弟兄姊妹及上帝。」

香港媽媽並沒有直接參加反送中運動,也不是投資客或學生,目前無法得到台灣政府的實質幫助,沒有工作權,經濟來源受限,四個小孩最大的上國中、最小的還沒上幼稚園,孩子的教育費用也是重擔。香港媽媽只能做些手工藝品,委託朋友寄賣,賺取少少的生活費。黃春生則是透過「台灣民間支援香港協會」四處募款,協助像香港媽媽這樣的弱勢港人在台的助學費、生活費、醫療費及急難救助等。

訪問過程中,講話幾乎沒有廣東話腔調的Helen(化名)主動當媽媽的翻譯,把廣東話翻譯成華語。她是香港媽媽最大的孩子,最懂事也最強烈感受到生活的劇變,從過去在香港是個普通的小學生,後來社會發生動盪、爸爸突然過世,全家人跟媽媽搬遷到台灣,生活經歷天翻地覆的改變。黃春生說,Helen喜歡畫圖,做過藝術治療,起初畫的圖很灰暗,之後漸漸出現明亮的色彩,現在時常聽見她開朗的笑聲,甚至她也參加台語禮拜的青少年獻詩。

另一位在台灣讀大學的港生Wilson(化名),每個禮拜騎機車從三芝到濟南教會。他目前在馬偕醫學院讀護理系,「讀這個系是因為我想要回報台灣!」他笑說,高中時和朋友上街偶然遇到反送中示威,「起初我只是個『和理非』呀,和朋友好奇看看而已。」很多事情就那樣自然而然發生了,不知不覺就演變成去買防毒面具、頭盔,還丟汽油彈阻擋警察攻堅,然後他就被拘提了。被抓去關了兩個禮拜後,正好他申請到台灣的學校,順利來台灣讀書兼避難。

Wilson說,很幸運能認識黃春生,在濟南教會這裡找到溫暖。想起一個人剛來台灣時,「很孤單,就算遇到香港人,也會怕,反而更有戒心。」

Wilson提到,小時候被強迫跟爸媽去教會,印象中的教會很制式化也有點赤化,還會賣贖罪券,當時他很懷疑信仰怎麼培養出那些人?直到來台灣遇到黃春生無條件的幫助,讓他忍不住要說:「他為什麼要幫我?他不一定要幫我啊!」他認為是上帝給黃春生的感動,讓他願意伸手關心受到迫害的香港人,幫助許多香港人走出創傷後的壓力,在台灣找到另一個家。「台灣真的是最後一道防線,」Wilson講到這裡有點激動:「這些過程我不後悔,香港的行動是要讓大家看到民主的價值!」他在學校會提醒同學不要看中國的影片或使用中國APP,因為那些都有洗腦的成分,他很希望台灣的年輕人能好好珍惜上一代好不容易爭取到的自由民主。

為了能夠長期給予在台香港人必要的支援,同時不影響教會,黃春生2020年10月號召成立台灣民間支援香港協會,目的是遵循自由民主價值,提供香港人必要之人道支援。協會募到的資金,用在幫助在台弱勢港人日常生活上各種需求,包括學生的助學金、住宿費、醫療費等。黃春生說,受助者很多沒有在教會聚會,而來教會聚會的也有不少只是單純聚會。目前他最擔心一些獨居的香港人,他們可能需要看心理醫生,家鄉的劇變加上異鄉的孤獨,容易造成創傷,不處理可能會加劇。

台灣民間支援香港協會對外募款,並未動用教會的急難救助預算。「其實很缺錢,都先找身邊親友贊助,」黃春生感謝上帝時常感動兄姊為香港人奉獻,目前正積極向公部門提案申請補助,希望一步步讓政府單位看見這些實況,能有具體法規提供實質援助。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46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