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17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宣教師的腳蹤之側影
作者 / 李孝忠

新加坡長老會(PCS)今年慶祝宣教140週年,主題是「生命共同體」,國內議題是教會和社區的合一與認同,亞洲區域宣教運動則強調「休戚與共和相互建造」:不因PCS是資源和人力的提供者而產生「施與受」「富與貧」「母與子」「強與弱」的互動關係;需在「基督的肢體」前提下以相互尊重、互助互惠的態度來實踐上帝的使命。該主題的理念分享已受到東南亞眾教會領導者的正向回應。

早期台灣宣教師和星國宣教師均來自蘇格蘭教會(Church of Scotland),若能蒐集17至19世紀該國政治、社會和教會處境的資料,或許有助於論述星國和台灣宣教運動的神學反思和展望。如當時英國殖民主義的政治背景、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轉型和教會的主流價值,對當時英國的海外宣教運動應有一定的影響。

17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的牧師抵台時的任務,原本是為了關顧荷蘭士兵的信仰生活,後來開始向南部西拉雅原住民宣教,初期的態度是尊重本地文化、學習本土語言、翻譯西拉雅語聖經,設立神學院和培育本地人才。但後期的宣教師卻改變策略,要求本地信徒學習歐洲教會的教義傳統,排斥本地的風土文化,這些改變影響了教會本土化的願景。

相對的,19世紀派駐台灣的蘇格蘭、加拿大宣教師初期各自在台灣南北宣揚福音,卻不約而同地以醫療、教育作為傳道事工的媒介來建立本地教會,最後由本地信仰領導人促成南北教會合一,設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今日教會在回顧宣教師腳蹤時,固然要以感恩的態度來記念並跟隨他們美好的信仰見證;但其中若有偏差的動機、不當的態度和策略,教會也應避免重蹈覆轍。

12月3日參加了由PCT歷史檔案館舉辦的《馬雅各醫師手稿與張瑞雄牧師的史料》發表會,筆者身為今日國外宣教師,就前人宣教腳蹤有一些反思:一、真理的涵義之一是「真實」;二、鑽研歷史的任務之一是發掘真相;三、蘇格蘭17世紀海外殖民和宣教的處境應是可幫助台灣教會更了解早期宣教師的事工和信仰思維;四、台灣早期教會信徒和宣教師之間的信仰互動應是相互性的激勵,共同的見證。

因此,教會歷史的神學反思可能要跳脫歌功頌德式的表層陳述,而是以上帝的拯救和耶穌基督的使命來檢視教會在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見證是否合乎上帝呼召和差遣教會的心意。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44期

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93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