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15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Madulu inak ngan
我的名字那麼長
作者 / Umav Ispalakan
作者在網路上以文章、漫畫等方式推廣族語。

我是布農族人,也有泰雅族的血統。我父親的家族是來自郡(Isbubukun)群的Ispalakan家族,名字叫Umav。我的祖父是一位原權運動者,曾代表族人向政府陳情。後來,我父親的家族全數響應正名運動,將漢名改回族語姓名。無論是父親或母親家族的家族長輩,都使我在認同原住民身分這件事上,一直不孤單。

◆我的名字不只是我的名字

布農族人彼此初次見面,會報上父母雙方家族名稱、出身部落。如果母語夠厲害,整段介紹都要malas Bunun(說布農語)。對非原住民朋友而言,這樣自介可能有點長,但在我們的文化裡,這不僅是禮貌,也是必要的。過去因殖民政權介入,使原住民「被成為」日本人、中國人而改名換姓,失去原有名字造成文化與倫理衝擊。因此恪守samu(禁忌、倫理)的布農族人,仍努力維繫襲名文化。布農族有明確的命名規則,長子/女承襲祖父/母的名字,次子/女以後承襲其他父系男女長輩名。只要報上自己的名字(ngan)和氏族(siduh),就如衛星定位一般,可標示出自己在社群中的座標。

曾有非原民朋友問我:「我上次遇到一個人也叫Umav!『Umav』是不是你們的『菜市仔名』?」我當下頗為尷尬,因布農族人為孩子取名字,不是按照父母高興,也不是按照當時流行,而是有依據的傳承祖先的名字及家族記憶,不是「菜市仔名」的問題。我的名字不是只屬於我的名字,而是祖母的名字,也是我那同為長女的堂姊、堂妹的名字。親戚間名字一樣,一點都不奇怪。名字能幫助我找到家人,也使族人認識我。Umav走了,Umav出生了,Umav長大了。家人的存在永遠不會消失,透過名字,祖先的生命會與我們的生命一起繼續呼吸。

◆友善呈現多元族語姓名

自從1995年《姓名條例》修正通過以來,越來越多原住民族人登記恢復自己的原住民族語姓名,也有人一出生就使用族語姓名。雖然族名還是常常讓人嚇一跳,要不是懷疑國籍(筆者就回答過無數次「我是台灣人」),就是不知所措。跟恢復原名的朋友聊起跟名字有關的經驗,總是不乏名字被去頭去尾亂唸,或是被人拿來以諧音開玩笑等。筆者過去甚至曾被學校行政單位以顯示族名「不太方便」,而代用了好一陣子漢名。在教育的缺失下,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文化不甚了解,也對非漢字姓名很陌生。明明我們對外國名字David、Mary習以為常,想也不想就能唸出來,但為什麼原住民的母語、這片土地上最原始的聲音,社會大眾卻 很陌生、發不出來,甚至覺得這樣的名字很不方便呢?

2018年,台灣通過了《國家語言發展法》,明定台灣原住民族語為國家語言。《台灣教會公報》亦從2019年底實施原住民族名政策,只要新聞中寫到原住民族人,皆先顯示其羅馬字拼音族名。我非常欣賞這樣的決定,雖然這意謂著編輯與記者必須為了正確記錄族名而做功課,但這正是實踐轉型正義與支持多元族語姓名的實際行動。

記得十餘年前改名前夕,我也一度擔心自己名字「那麼長」,會為我帶來很多困擾,然而如今,我確信這是我一生中做過最正確的決定。讓人看見我的名字,是向人分享文化的機會,我也以文章、漫畫等方式推廣族語,盡自己棉薄之力分享相關議題,亦鼓勵自己繼續學族語。

Ngan an hai madulu tu daan.(名字是一條很長的路!)願我們繼續認識與創造多元族群使用母語姓名的友善空間,在這片土地上不同族群的人,都應該自信美麗的走在認同的道路上,就從paliuni inam tu ngan(談論我們名字)開始吧!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70期

圖片提供: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