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08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基督徒論休閒神學4-3
從聖經與文化觀點反思
作者 / 王文基

當代基督徒面對一個強調「工作」與「休閒」並重的世代,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可喜之處在於,這是追求某種平衡的理想生活型態,但其可憂之處卻是現實總是歪向某一方,要不是拚死命的沒日沒夜又接近過勞死追求成功與富裕的人生,要不就是滿腦子都在費心費時費錢費力安排行程緊湊又根本不能休息的休閒生活。相信大家都可以感受到這種帶點荒謬又看似矛盾的狀態吧!

基督徒過去幾十年逐漸看重職場的信仰意涵,努力建構「工作神學」的論述與反思,但相比之下,似乎較忽略「休閒神學」的論述及反省。因此,筆者期待以不同的角度來嘗試觀察與反思。

■文化與休閒

事實上,西方社會對休閒學的研究,已經有不少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各項專業文獻成果,我並非這個領域的專業,只是在追溯與了解過程中,吸收到他們的研究而集大成,我認為「休閒」已然成為現代與後現代社會的一項文化元素了。也就是說,我們的社會充滿著休閒文化的痕跡、脈絡與行為,可能是隱藏的,也可能是顯明的,處處都能體會到休閒的影響力。因此,可以從文化角度去反思休閒及評估其得失,甚至在台灣處境中察見休閒行為。

有學者整理出休閒具備了七方面的文化意涵,是目前最簡易的概念分類。第一是古典休閒觀,指向一種存在的模式與態度;第二是以休閒作為活動,指向非工作性質的活動;第三是以休閒作為自由的時間,指向工作餘下之時間;第四是以休閒作為某個社會階層的象徵,指向消費者行為;第五是以休閒作為一種思維模式,指向某種享樂心態及經驗;第六是女性休閒觀,指向具有意義的享受經驗;第七是全人休閒觀,指向休閒在人生中全面呈現。

分類模式提醒我們,休閒的文化意涵是非常豐富又多面向的,很難用一個既定框架來定規其論述。休閒觀念雖然多元,卻依舊是互相揉合,成為我們當今的社會生活文化。若以台灣的處境來看休閒文化的影響力,觀察從週休二日、彈性連假,到一例一休……等國家政策,台灣對工作與休假的詮釋,明顯是受到西方社會的休閒文化所左右。「休閒」以喧賓奪主的態勢壟斷了社會人心,說穿了,國家的休假政策運用是受到民眾的休閒優先論觀點所干擾,而民眾的休閒心理,又受到商家行銷休閒旅遊的形式影響,總之,一切都美化及絕對化了休閒。當中有兩大副作用,值得我們深思:

一、整體國家經濟競爭力的衰退。有些人很喜歡引用西方國家放一堆假還能當經濟強國作為論據,但這種說法根本是忽略西方國家與亞洲國家的歷史與處境差異性。

二、厭惡與妖魔化工作,造成好逸惡勞的社會風氣、劣質化的國民素養。從貪放颱風假的心理可見,許多人只以自我中心享受颱風假,卻對颱風導致環境破壞、農產損失與人命死傷無感!

■消費與休閒

在當今的社會氛圍下,我們受到消費主義(Consumerism)的影響層面實在十分廣泛,幾乎遍及生活中各個層面,若以消費主義的角度來觀察現代人的休閒生活,也許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值得反思的課題。基本上,我們得承認休閒已然被消費主義改變,我們熟悉的休閒反而變得陌生了。何以見得呢?我有三方面的觀察與反思:

第一方面,是欲望(desire)與盼望(hope)間拉扯的張力。

休閒的原意在於透過休息重塑生命的盼望,是預備人繼續向前行、迎向未來人生挑戰的時間。但消費主義卻製造出追求各樣休閒方式的欲望,使人急於追逐即時性的滿足,致使每個人為滿足欲望,就得面臨抉擇的焦慮。結果,休閒變質成欲望競逐,在難以駕馭下,反而帶來人們更深層的心靈痛苦。最諷刺的是,現代人往往為了「如何休閒」而「不得休閒」。

第二方面,是想要(want)與需要(need)間界線的模糊。

工作至上主義下,休閒的確是一種平衡力量,但原本單純的需要,卻也因為消費主義而逐漸模糊了。放眼看到很多為了休閒而休閒之實況,人們朱自於自我的「想要」,幾乎蓋過了真正的需要。如此的失衡狀況成了商家的手法,只要挑動想要的心,人們就願意把原本不需要花的錢也掏給商家。這種銷售策略讓人們無法理智地思考自己的真正需要,在「想要」的前提下,甘心掏腰包為休閒付出款項,儼然已經是一種思想的宰制了。

第三方面,是「商品」(commodity)與「社群」(community)的混淆。

多元的休閒活動原本可以帶來不同社群功能,塑造並形成人們彼此的連繫網絡,卻被商品化的狀況混淆了。在商品化的觀念下,休閒日漸減弱了社群形成的價值(value),卻拉抬了商品帶出的價格(price)。

當今的休閒生活變成陳列商品的選擇題,而不再是生命故事的申論題;冰冷的休閒商品取代有溫度的社群生命,正是我們所面對的社會實況。我期待透過這三方面的反思,使我們察覺到消費主義扭曲了人們的休閒生活,並有所警惕!

■旅遊與休閒

當代研究消費社會興起的文獻指出,工業革命後的歐洲出現一批中產階級,多以旅遊度假作為主要休閒活動,自那時候直到如今,這股旅遊休閒風潮從未消減,反而方興未艾,有越演越烈之趨勢。在全球化視野的影響下,加上各樣交通工具的便捷及科技提升,在在促進了人們更容易在休閒時間中,選擇離開居住地而往外地或國外旅遊,增廣文化與經濟交流的機會。於是,旅遊逐漸取代了休閒,演變成放假就是要出國旅遊,就算不出國,至少也要在國內安排旅遊的行程,如此的現象已經是十分普遍了。

其實,旅遊所蘊含的意義是相當豐富的:首先,旅遊意謂著一段生命行旅的歷程。旅遊需要跨出家門到另一個地方,也許是陌生的或有點熟悉的,總之,每次都會有不同的體驗與觀察。生命亦是從一次又一次的跨越而歷練出各種能耐,因此旅遊有時候是一種很好的生命鍛鍊機會!

其次,旅遊象徵著走出舒適圈的人生。特別是面對當今宅經濟興起,透過旅遊,可以學習離開「宅在家中」的舒適圈,在旅途中體會某種不可掌控的時機及冒險的精神。不過弔詭的是,旅遊在消費主義的形塑下,反而是把舒適圈擴展至任何旅遊點。去到哪裡都是舒適圈,休閒至上與消費主義一拍即合。在這個情況下,旅遊諷刺地變成待在旅館的另一個「宅文化」而已。

雖然旅遊可以帶給我們休閒的體驗及生命與知識的學習,但我們也不能過度美化它,而忽略了它在消費主義的社會氛圍下,同樣帶來某程度對人的宰制,基本上有兩方面值得反思:

第一是享樂主義。有不少人被如何安排假期的旅遊行程所困擾,幾乎是滿腦子過度執著在旅遊瑣事,而不能接受放假在家的放鬆。現代人被享樂主義占據整個心靈,以致有些人把每月出國旅遊數次是正常狀態,常規工作及照料家庭竟屬於特殊狀態。想一想,實在是蠻誇張的。

第二是階級主義。「旅遊」在消費主義下走向菁英主義的階級思維,一切唯獨順服金錢法則,講究極致、高檔、高階、奢華、享受……等價值觀,全部都是以金錢和價格作市場區隔,同時也在社會中塑造出漸進的階級主義,當中存在的負向作用實在不可不慎。(待續)

文章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517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