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08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國家文化記憶,你的記憶都算數
作者 / 林佩蓉

在前瞻建設中,文化範疇裡的「數位建設」與「重建台灣藝術史」是值得關注的兩大領域。對文化發展而言,這是跨資源與跨領域的整合,前者有關科技運用,後者則重新審視國人對台灣文化的認識及所見所及的是什麼。兩者運作都是以面向大眾為視角,開發、串聯所有的工作。

在數位建設的科技運用,是民眾「近用體驗」文化設施的方式,包括以擴增實境(AR)或者虛擬實境(VR),或者混合兩者的MR,穿戴裝置、手機等載具的運用,都要讓人感受方便與留下深刻印象,再次造訪時,不會忘記該地給予的驚喜。

而數位建設的內容,故事永遠是最重要的。2月由赤燭遊戲公司製作的《還願》上市,引起關注。1980年代的台灣社會,是目前四、五十歲具有消費能力或可左右消費導向者的兒時記憶,許多人在裡面找到過去的家庭印記,場景經過種種考究與模擬,體驗者很快融入情境,理解、感同身受。而裡面的核心議題——宗教,及其所導向的「以信仰之名進行斂財詐騙」之主題,被刻畫得相當深刻,也因此宗教神明的形像被予以挪用或誤用,也使這部遊戲遭非議。然而不可否認,製作團隊的確成功運用國人的普遍生活經驗,串連「懷舊」的新鮮感,創造繼《返校》後的再次高峰。遊戲內容搭載著台灣本土文化的變化、民眾記憶與情感,在遊戲體驗後,某一時代的台灣文化被記錄、被留住。

「重建台灣藝術史」的主事者曾這樣提問:為何國人知道莫札特,卻不認識郭芝苑?年初盛名一時的「千年一問──鄭問漫畫展」吸引許多喜愛中國武俠英雄小說的民眾。透過文本,加上鄭問的畫工與後製,造就一場票房滿座的展覽。然而這些故事是台灣的嗎?經歷過太久的挪用與轉介,「重建」的工作因此必須,要去召回那既有但被遺忘的;原始但被掩蓋的;本有但被挪用的。「重建」是面對共生與再生,提出複數史觀的價值以面向多元的族群與主體,讓國家的文化記憶,不是充斥舶來品。

國家文化記憶庫,將是匯聚龐大資源、技術以及故事內容的集合體。就科技數位工具上,要有相當的智能維運,另一方面之於國人的文化、歷史與教育,都將擁有存放記憶的地方,記住那原本被造的美好。
這片地土上,因太多外來文化或政客的失智而導致政策失根、自我遺忘的時候,有個記號能夠尋找原來被造的模樣,有故事能夠被言說:你的記憶我幫你留存,因為每一刻,只要在這群島中的,都算數。

文章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503期

相片提供: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