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31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教會是一個屬靈的群體
作者 / 彭彥華

清教徒教會觀中最偉大、最具革命性的遺產,就是指出教會是無形的、是屬靈的群體,而不是一棟有形的、宏偉壯觀的建築物。他們曾說教會是由那些「內心真實相信基督」的人組成的,教會不是由「主教、神父及其他神職人員」組成的,而是「所有相信並遵行上帝話語之人的集合體」。

◆樸實的敬拜場地

而從這裡也可以得出一個推論,即教會跟任何特定地點無關,威廉.丁道爾(William Tyndale)曾說:「上帝是靈,我們應在靈裡敬拜祂。雖然祂無所不在,但祂榮耀地住在那些愛慕祂律法、信靠祂應許之人的心裡,哪裡有這樣的一顆心,上帝就在那裡聆聽這顆心的禱告。因此,外在的場所是無關緊要的。」

但這時我們必須問,既然教會跟地點或建築無關,那我們可否把教會裝潢得像夜店一樣?或是禮拜天直接在麥當勞聚會呢?是不是只要一群基督徒一起敬拜,不管外在的敬拜地點怎麼樣都無所謂呢?其實不是,我們要注意清教徒當時反對的,乃是人們過分看重教會的建築和地點,以為只有在類似聖彼得大教堂這樣的殿堂進行崇拜才有屬靈氣氛,或是在這種教堂裡崇拜才會蒙神悅納。但他們並非完全不關心教會的建築和裝潢,否則他們就不會除掉教堂裡的聖像、畫像了。

基本上,在正常情況下,清教徒還是有一個固定的教會作為聚會地點,而不是直接在公園或麥當勞聚會,而且他們非常講究教會的簡樸,教會牆壁都漆成白色,教會裡的擺設和裝潢也非常簡單。如果他們看到今天這種像夜店的教會,應該會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吧!最重要的是,像夜店的教會很難符合我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4種標準,反而顯出教會的世俗化,以及為了滿足世人的喜好,特別是為了要討年輕人的喜歡。

言歸正傳,若教會不是一棟建築物,那麼教會可見的記號是什麼?我們可以從哪方面辨認出真正的教會?清教徒認為,教會可見的記號是由信徒之間的活動和關係來定義。活動方面,清教徒遵循加爾文提出構成教會的三要件:純正地傳講福音、正確地施行聖禮、忠實地執行教會紀律。一間教會若缺少了其中一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教會。而信徒的關係方面,清教徒認為教會是:有信心、聖潔之人的集合體,他們從世界被呼召出來與耶穌基督聯合,基督是他們的元首,他們是基督的身體,共同聖潔地敬拜上帝和彼此教導。簡單來說,清教徒看重的不是有形教會,而是信徒的屬靈活動和團契。

我們可以應用這點在中國政府拆教會的事件上,雖然教會被拆是件令人難過的事,但既然真實的教會並不是有形的建築物,那麼反正他們拆的不過是一棟房子,基督徒必須記住外在的場所不是那麼至關要緊,只要他們聚集一起,有純正的講道、聖禮和紀律,那麼這群相信並遵行上帝話語的基督徒就是真正的教會。

◆平信徒地位提高

清教徒對教會觀另一個革命性改變,就是提高平信徒在教會和敬拜中的地位。天主教和聖公會都採取主教制的形式,而且主教是由教廷或高層指派,清教徒卻主張教會的治理應該採取長老制的形式,並且由會眾來選舉他們自己的牧師。有人便形容,長老制這種理念「將傳道人的領袖權柄跟平信徒的責任良好地結合起來」。

平信徒地位的提升也改變了公眾的崇拜,他們將崇拜時所用的拉丁語改變成大家都聽得懂的英語,並且儘量讓會眾都能理解講道的信息。

天主教和聖公會的神職人員都會穿上禮袍,他們認為「神職人員在所有場合都應有特殊的穿著,以便與平信徒區分開來」,但清教徒廢除了神職人員和平信徒之間的這個外在區別。清教徒甚至鼓勵平信徒對照牧師講章的內容與聖經,並對講道進行評論和討論,而這在之前天主教的時代是不可能發生的。

清教徒這些變革的做法告訴我們,我們今天在教會裡可以選舉自己的牧師,可以聽得懂講道,以及平信徒和傳道人之間就像弟兄姊妹一樣,沒有什麼距離,都是宗教改革和這些清教徒的功勞,是他們經過奮鬥後得來不易的成果。

◆會眾參與敬拜事奉

清教徒敬拜的另一項革新,就是全體會眾都可以參與敬拜儀式。為了理解這個改變,我們必須回顧宗教改革之前的天主教儀式。當時的天主教彌撒是用拉丁文舉行,底下的會眾幾乎都是有聽沒有懂。不管是樂器演奏或詩班合唱,都是由專業人員或訓練過的音樂家來擔任。教堂的格局有一點像是聖所與至聖所一樣分成兩個區塊,聖餐桌擺在高高的祭壇上,與會眾離得很遠。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使敬拜成為一種觀禮的儀式,坐在底下的平信徒始終保持被動。

那麼清教徒做了哪些改變呢?他們把教會的格局改成一體性的聖所,把聖餐桌從高壇上拿下來,放在靠近會眾的地方;他們取消了樂器演奏和多聲部的合唱,用他們最喜愛的詩歌形式來取代,讓全體會眾一起唱詩篇。簡而言之,在天主教的時代,平信徒在崇拜時就像是旁觀者一樣,而清教徒恢復了平信徒讚美上帝的權利,使他們可以參與整個敬拜。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84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