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48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拿什麼與人分享?
作者 / 洪仲志

接待向來不是件易事,身為基督徒,接待卻是我們分享與展現信仰的時刻。聖經裡有許多接待的範例,在在都提醒我們接待的重要,也教導我們如何接待,不過,難就難在接待者內心擔憂「拿什麼與人分享」。

6月初,玉山神學院剛結束70週年歡慶,期末之際,學生眼裡只有畢業論文、期末考試與作業。此時,學校裡卻來了一群充滿活力與多元文化背景的年輕人。他們是參與世界傳道會(CWM)宣教訓練方案(Training in Mission, TIM)的青年。

TIM是CWM的「老牌」青年領袖培育計畫,至今已舉辦逾30年,就連前總幹事張德謙牧師以及總會事務所的威爾斯籍宣教師韓麗絲(Carys Humphreys),好多年前也是TIM的同期學員。每年CWM邀請12位青年參與TIM,期待學員能在兩個以上不同的教會/國家,學習當地信仰生活與社會風俗文化民情,並獲得神學教育與反思。

2014年起TIM終於從歐洲、非洲、南亞,搬師到東亞與太平洋島區舉行。台灣終於有機會能為青年領袖養成盡一份心力。我有幸能在玉神與這群青年共度幾個週末。為了從不同的族群、語言、文化以及不同的崇拜方式中,經歷上主恩典與見證,孩子們跟著我參訪了原住民族教會。每主日早晨集合時,總可以見到他們充滿活力與喜樂的眼神。

一次結束布農族教會主日禮拜,大夥兒笑得開心,我一問之下,孩子們不約而同的說:「這是我們最想要認識與學習的台灣教會呀!」這讓我不禁思考,若說信仰必須要如耶穌般,實踐在生活當中。那麼,神學是否不能忽略生活中每個面向的反思與學習。我想TIM邀請青年離鄉背井,肯定不是要他們到另一個國度/教會學書本上的知識而已,更是要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真切經歷與見證上主。

趕在第一個颱風來臨前,孩子們啟程前往斐濟。臉書上,幾乎每張相片可見他們與斐濟當地教會一同生活。其中有人這樣分享:「只教育人的心智,不教導人心,那不算是教育。」

學員在斐濟從接待家庭、文化學習與神學反思的分享,讓我重新思考「接待的意義,以及與信仰的連結」。臉書上一張張生活與生命分享的圖像,對照離台前無聲的嘆息,似乎再一次提醒我,人的互動與理解是信仰和神學十分重要的環節。這其中,接待不是只拿出自己想要給予的,更必須以客人的需求,作為分享的基礎。若神學院的接待,仍無法跳脫神學教育的制式框架,總以知識與學術才是神學與信仰。

只著重知識的教導,與耶穌直接行在生活中的接待、接納,相差甚遠這無法讓孩子們在生命中體驗生命,在愛中學習愛與被愛。拿什麼與人分享,將成為現在與未來的重要課題。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67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