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96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帶他們回家5-1
台中神行少年 六百個孩子的大家庭
作者 / 採訪◎蔡文雅

【編按】2014年,一連串年輕人犯罪事件鄭捷隨機殺人、台大資優生情殺案、毆警致死案……令人既驚心也惋惜,對於迷失的青少年,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青少年一向被稱為人生的暴風期,他們進入一個新的人生階段,生命產生極劇烈的變化,開始注重自己的外表,喜歡跟同儕在一起,生理更開始成熟,有第二性徵的出現,用不同於孩童時代的眼光看異性……許多父母都會驚訝,以為自己的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但這就是青少年期。

甚至青少年自己都陷入了困惑:我怎麼了?我的生命是怎麼一回事?他們會開始這麼問自己,也這麼問世界。有一些青少年走過了,有一些卻永遠陷入這樣的暴風中。而走過的,被神引導的,如同浪子回頭一樣,能對青少年的掙扎、矛盾產生同理心,也因此被呼召要陪伴孩子。台中就有一個不在教會中的牧師,他總是在青少年流連的地方出沒,可能是鬧區,可能是電玩店,他走進黑暗處陪他們走一段,他就是台中「神行少年」牧師范興邦。

■莽撞少年時

范興邦是雲林斗六人,這地方民風強悍,常發生許多衝突。他國小就會結夥打隔壁國小學生,國中又涉入幫派,但因成績很好,偏差行為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因為跟邊緣少年每天混在一起,高中時也開始成為幫派分子,常常打架。

雖然過去「戰功彪炳」,但是范興邦坦承,現在孩子的情況跟他又有不同,問題變得更複雜,有一些他還是沒有辦法用過去的經驗理解,需要上網、尋求媒體找資料,也多徵詢孩子的想法,希望可以幫助這些孩子,「了解他們,才能幫助他們。」

例如,以前的幫派難進去、難出來,現在幫派容易進去、容易出來,幫派的組織、分工也都和以往有所不同,除非是竹聯幫這種有制度的幫派,才不太容易進去。范興邦說,現在法治狀況比較好,黑幫不太會留人,除非發生出賣或有利益的問題,但這些情況在台中比較少。「海拚消耗成本太大,現在基本上很少。」

而「神行少年」的原則是,如果孩子已經加入幫派,不會與幫派產生對立,而是站在教會的角度,與孩子做朋友,但相對地,溫和的做法就不一定能很快產生效果。

「神行少年」比較常處理的糾紛,往往是金錢、不受尊重還有異性交往引起。當孩子發生糾紛時,范興邦通常打電話叫雙方到家裡來談,給雙方一個冷靜對談的空間,但他們不一定出現,事實上,他自己在場只有一次。「出現的話會很奇怪,畢竟我們不是當事人,說不定警察也覺得奇怪,為什麼我們會常常出現在青少年處理糾紛的場合。」

如果是男女交往的問題,譬如兩個男生搶一個女生,范興邦會個別找兩邊男生談,「和男生講理是ok的。」女方的話,如果不是「神行少年」照顧的小孩,就不會找她了,因為比較沒有效果,如果是他們的孩子就找過來,由師母跟她聊。「和男生聊時,會發現他們通常都是氣頭上,一點火就控制不住,其實很多時候聊一聊、談一談,安撫一下就沒事了。」范興邦說。

如果是欠債的問題,范興邦則會請雙方出來,看看本金加上利息總共多少,然後談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金額。

但也難免遇到棘手狀況。四年前,曾經有孩子揚言要揪眾打范興邦。原來是在一個基督教歌唱比賽上,孩子拿菸要請范興邦,他說:「你不知道我是誰,還請我抽菸?」就摸摸孩子的頭。不料孩子不爽,找人想打他,後來因為老大和他找的人都認識范興邦,勸孩子跟他道歉,後來孩子也道歉了,一場風波這才止息。

■三個open原則

除了排解糾紛,范興邦也為這些孩子上門徒訓練,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帶查經。他表示,孩子都是第一代信徒,目前差不多600人左右。他認為,孩子信主後就可以開始傳福音,想關心人也都可以去做,沒有什麼限制,如果孩子常找他,他就多餵養。「孩子們都很清楚:我們就是教會。」但他們也鼓勵孩子去其他教會,曾有牧師主動知會說「神行少年」的小孩跑去他們的教會,他覺得孩子受別的教會裝備也很好。

孩子的需要多,經濟收支如何平衡?范興邦說,以前幫孩子出過學費,但實在無力負荷。後來便告訴孩子,想讀書就先休學工作存錢或半工半讀,目前主要供應突發性的狀況,救急不救窮。目前有兩個比較大型的基金會支持超過一半的經費,30%需要募款。現在做到第八年,愈來愈多人知道這個事工和需要。范興邦說,希望有600個人每個月支持500元,也就是每個孩子一個月500元,主要是用在活動與吃飯,目前16個團隊,單是吃飯就是很大的支出。

范興邦有三個open原則:打開家門,打開冰箱,打開皮夾。認同基督信仰價值、願意被管教的孩子,可以進家門,像聖誕節這樣的節日可以「回家」吃飯,是家人專屬,而且有象徵性食物──焗烤馬鈴薯,「我自己是覺得還好,但是他們好像都很愛吃。」他笑著說。

■彌補傷害

范興邦了解這些孩子被傷害得很深。「神行少年」目前有6個未婚媽媽,都很辛苦,在教會裡可以得到一些幫助,但還是很辛苦,「沒有任何人可以獨立養大一個孩子。」在這些議題上,他專注在真理的教導,但是有一年,陪伴很久的一群孩子當中,竟然有9個墮胎,「我們很灰心,覺得做了根本沒有用。孩子還是婚前性行為,還是墮胎。」

後來,有一個孩子決定生下來,是第一個未婚媽媽,還生了雙胞胎。范興邦開始覺得,幫助一個未婚媽媽不要墮胎,也很有價值。當時這女孩墮胎前曾來問他的意見,他當然建議不要,但女孩還是自己找了醫生。後來她已坐上手術檯,衣服都換好了,醫生卻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有來,後來醫生娘勸告女孩,又給她一些機構的電話,上面剛好也有范興邦。女孩一看是范興邦的電話,就離開了那個地方,打電話給他,決定把孩子留下來了。范興邦想辦法幫助女孩撐到生產,女孩生下孩子後決定自己扶養,又幫助她找到配合的教會,讓教會可以持續幫助,至今已經五年了,孩子都很可愛。

「除了墮胎,還有很多可能性,我對孩子說,你生,如果你自己不帶,我們可以想辦法。」范興邦說,其實有時生下來後,看到孩子就心軟了,有時是男方父母或自己父母,就一起帶孩子,願意為孩子付代價。像這種不太需要教會協助的,他們就陪伴、鼓勵,跟她一起想辦法、一起度過。

■實踐家的理想

「神行少年」試圖打破教會是建築物的概念,實踐家的理想。雖然600多個孩子都叫范興邦「爸爸」,但是他認為孩子最需要、最渴望仍然是真正的「家」,累了可以回去,孩子逃家了,父親、手足會來找他回家。教會在現代這個家庭失能、看似富足卻複雜扭曲的世代,如何真實讓孩子回家,需要耐心、溫柔和智慧,也需要激勵每個人走出教會圍牆,將孩子生命帶回家。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82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