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60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原住民文化傳承使命1
長著黑色翅膀的飛魚
作者 / 陳逸凡

【編按】歷經百多年文化殖民的摧殘,台灣原住民的歷史與文化幾乎蕩然無存;幸而,在漫長而曲折尋求根源的旅程中,透過口傳文學、編織、音樂、母語文學創作……等,為原住民文化傳承提供新的可能。本專欄將連續四週,每週介紹一位原住民創作者與其作品。

■達悟族作家

夏曼‧藍波安(Syaman Rapongan)

1957年10月31日-出生於台東蘭嶼

記憶的開始是在我兒時某個夜晚,是個寒冷的夜晚,我靈魂先前的肉體(意指先父)告訴我,說:「我有很多的故事,等你長大之後,我會跟你說那些古老的傳說。」……其實,我是不曾期待父親跟我口述屬於我民族的童話故事,或是家族史,家父也不強調那些神話、童話的重要性,只是在許多沒有電燈時的夜晚,父親很自然的以童話故事哄我睡覺,以神話故事啟迪我的想像,如今在現代化的漩渦裡,其延續的輻射脈絡,其實就是我達悟民族與自然環境共生的生活哲學。──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的神話》

初見夏曼‧藍波安的作品,是一篇描述飛魚群在大海中跳躍前進的散文,帶著一種波瀾壯闊之美,大概就像是他在《黑色的翅膀》裡所寫的,長著黑色翅膀的飛魚首領,帶領其他顏色翅膀的飛魚們衝鋒前進,後有鬼頭刀之類的肉食性魚類在緊追獵殺,前有達悟族人在飛魚季裡勤奮捕抓日常之所需。幾千年來達悟人嚴守傳統分際,敬畏大海的深沉,人魚之間達成微妙的平衡、尊重與互信。這是一種帶著異國之美的閱讀經驗。

多年後,於《老海人》再次遇見夏曼‧藍波安,這次異國浪漫褪去,留下的是赤裸的辛酸。對傳統的達悟人來說,能夠潛水射魚,餵養家人,是勇士的象徵;但是,現代教育體制進入蘭嶼之後,海洋的小孩被迫關在教室裡學習別人的文字、別人的歷史,並且遵守別人的美德。能潛善射的孩子,在外來老師的眼中不但不是勇士,反而是不愛讀書又貪玩的壞孩子。海洋的子民,被灌輸了陸地的夢想,前往台灣讀書工作成為他們的第一志願,然而他們在勞力的壓榨與漂泊中逐漸老去,終於拖著重壓變形的身軀,回到祖島海洋的臂彎。這是一種椎心刺痛的閱讀經驗。我開始好奇,夏曼‧藍波安究竟想要留下什麼樣的故事?

翻開《八代灣的神話》,夏曼‧藍波安以達悟人的邏輯與敘事,就像長者在冬夜裡,與孩子們圍繞在溫暖的火堆旁,講述著蘭嶼紅頭部落的傳奇與神話。裡面有冒險、有禁忌、有魚怪,與台灣孩子聽慣的各種大陸神話故事大異其趣,標誌著正港海洋文化的豐美;然而這樣的美好從來不被台灣所在乎,甚至還帶著非我族類的歧視。這些看起來美麗又浪漫的書寫,究竟有著多少煎熬?

《冷海情深》,這個看起來像是瓊瑤小說般浪漫的書名,得以窺視「原住民文化傳承使命」背後的苦澀,這也是夏曼‧藍波安最早的成名作。1997年,這本書第一次集結成冊,此前夏曼‧藍波安下定決心回到祖島謀生,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他一直是蘭嶼優秀的青年,很有骨氣的斷然拒絕保送,以自己的實力考入淡江大學法文系就讀,畢業後在台灣經歷了各種工作。回到祖島,以潛水抓魚餵飽妻子兒女,在別人的眼中等同於失業,由他張羅食物、由妻子工作賺錢,必須承受許多來難以想像的壓力。

夏曼‧藍波安曾在《冷海情深》初版的序裡寫道,他的妻子在下班之後對他說:「夏曼,我很想上山種地瓜、種菜了,換你上班,好嗎?」當孩子們從他身上搜刮不到零用錢時對他說:「爸爸,你最懶,你都不賺錢給我們。」他父母也對他說:「孫子的父親,你去做工賺錢呀,不要天天往海裡去,島上的惡靈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善良了,哪怕離開蘭嶼去台灣工作,也可以呀!」然而他對讀者說:「我,唯有拿起筆來寫些這幾年來與海接觸的感想與生活經驗來敷衍家人。這幾篇拙作便在如此之情況下,陸陸續續發表在報章雜誌裡。」這種深沉的痛苦,我不知道一個不曾努力追尋自己文化根源的人,能夠讀懂多少?「原住民文化傳承使命」,從來不是一個浪漫的工作。

在《天空的眼睛》裡,夏曼‧藍波安呈現出基督教文化與蘭嶼傳統信仰的對撞,透過故事中夏本‧巫瑪藍姆的感受,道出信仰的掙扎。夏本‧巫瑪藍姆的女兒不幸在台灣過世,島嶼上的親人們早已接受基督教文明的洗禮,舉行著基督教的儀式,然而他對《聖經》裡的故事沒有興趣聽,也不去牧師姊夫的教會,選擇活在他認知的海洋世界,不畏懼死亡,不奢望上天堂,不逃避下地獄。但他仍然在女兒的墓塚插上了十字架,並警告墓園裡古老的惡靈不可侵擾他的女兒,否則就會被耶穌的光刺傷。同時他身著藤甲藤盔、手持長矛在墓塚四周奔跑,驅除低等惡靈的騷擾,真情流露的禱詞與儀式,令人動容。關於達悟人與基督宗教的對遇,夏曼‧藍波安在新作《安洛米恩之死》還有更多的著墨。

當讀過這些段落,你將從此對於那些拿達悟族人傳統儀式服裝開玩笑的笑話,再也笑不出來。因為這種訕笑只是表露出言說者的無知,以及整體社會的膚淺。細讀這些用生命刻畫的篇章,你會發現自己好像開始明白了什麼是文化,如何傳承,以及使命所需要獻上的代價。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63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