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姐妹開步走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82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一堂讚美的實踐
作者 / 陳小小

改完作業,送出學生的成績後,時間較充裕,便去旁聽暑期密集班,學習不同的授課方式。但期末仍有許多行政工作,只能旁聽一小時。然而那老師教授十分精采,我的收穫多到週曆手冊上筆記寫得滿滿滿。

回到辦公室座位上,老師同事問我有何收穫?因他比我早一日去旁聽,也獲得不少。我大腦就急速運轉,回想聽到最重要的心得,「讚美不要虛無飄渺,要具體。」我也同感生活中很多的讚美流於表面,讓人感受不到,或是覺得虛假。

我一向不浪費同事的時間,簡短地節錄重點,何謂讚美要具體?那位密集班老師去年暑假有來修我的希伯來文文法課。他看到台下旁聽的我,幽默地對全班同學舉例:「如果只稱讚陳老師是好老師,這就是虛無飄渺。具體稱讚就好比,『我以前希伯來文很強,層次高到希伯來文解經。可是沒有使用,忘掉很多。但陳老師在短短的幾天教學中,讓我功力恢復。...』」

我不好意思地對老師同事說,「這個讚美真的有夠具體,有中!講到心坎裡哪。」當下,就摩拳擦掌興奮地跟老師同事建議,「我們也來實踐剛剛的教導。考題來了!你我常互相稱讚對方文章寫得不錯。這種話太虛無飄渺。讓我們來練習稱讚得更具體。」還不忘提醒對方,「要具體一點喔。」一邊講著、腦中一邊浮現論壇報曾刊登過老師同事幾篇文章。

我搶先說,「嗯,我很喜歡你寫的那篇文章,呃,…」奇怪怎麼想不出文章的題目啊?越想越心慌,唯唯諾諾地說「那篇甚麼拒,甚麼巨的。」心中真誠地認為那篇真的很棒啊!完蛋了,自己出的考題立馬破功,只記得文章內容。

老師同事看到我頭上開始冒汗了,便自行補充,「喔,你說的是〈因拒而巨〉那篇。」我馬上轉移尷尬,「換你講了。」

老師同事說,「嗯,我很喜歡妳寫的文章,妳寫的文章很多。」我睜大盈盈閃動的眼睛,充滿期待望著他,準備接收具體的讚美,催促著「然後呢?」換他有些面紅耳赤、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呃,呃,呃……」原來同事也想不出來,呈現腦袋一片空白。

哼哼,比我還糟糕,連我寫的文章題目都說不出來,我至少出還講出他的文章標題兩個字。還好我們交情還可以,不用擔心友誼被這個讚美實踐摧毀到蕩然無存。但也瞬間發現這種讚美實踐,還是自己私下練習就好。

我回到電腦前,安靜默想。有些喪氣。不得不承認我們華人少有讚美文化啊。對人的不滿都很具體(通常是放在心裡),我們對人的讚美都很抽象。即使是好友,也讚美不出具體的內容。

但,我們基督徒應該比起一般人更懂得如何讚美啊!聖經很多教導要我們讚美上帝。詩篇一四九篇1節「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向耶和華唱新歌,在聖民的會中讚美他!」詩篇一五○篇2-6節還說「要因他大能的作為讚美他,按著他極美的大德讚美他!要用角聲讚美他,鼓瑟彈琴讚美他!擊鼓跳舞讚美他!用絲弦的樂器和簫的聲音讚美他!用大響的鈸讚美他!用高聲的鈸讚美他!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仔細回想,我們對上帝的讚美也很薄弱。在教會內多半聽到的是,「主啊,我們讚美你。」後面就沒了。或許,我們可以從對上帝的讚美具體一點開始練習。「主啊,謝謝你讓我可以進到神學教育界。主啊,謝謝你給我共走天路的夥伴同工們。主啊,謝謝你在我每一次備課、預備講章的時候,賜下智慧與體力。主啊,謝謝你透過密集課老師賜下『讚美要具體』這個教導,讓我一生受益無窮。主啊,求你讓我更多具體的讚美你。」

文章出處:信望愛網站,https://www.fhl.net/main/women3/women3397.html,擷取日期:2019.07.02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信望愛網站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