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姐妹開步走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18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相愛容易分手難
作者 / 吳慈恩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愛情,如死之堅強,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愛情之強大力量竟然讓人會用生命互相承諾彼此,也讓人可以為之生為之死。那到底基督徒該怎麼看愛情呢?基督徒該怎麼看分手呢?

■愛的形式

在基督教典籍裡描寫「愛」的希臘文字中,agape是表徵神對人仁慈、無私、利他與無條件的愛,亦被認為是基督徒對其他人應有的愛。Phileo是指人們喜悅之情,亦被解為同儕之情。而Eros所表徵的性愛及Storge的家庭親情之愛,也是神樂於讓人在世得享之愛。但任何愛的形式,若能再加上agape,將能夠讓愛成為能力與決定,讓愛成為人生命中一種積極主動的力量。使愛包含照顧、關懷、責任、尊重、了解之積極的行動元素,並主動關懷被愛者的生命及成長(Erich Fromm)。但對於愛,人們卻有太多的憧憬、太少的準備;太多的猜疑、太少的學習;太多的失望、太少的勇氣;太多的索求、太少的承擔……。

■愛的暴力

近日情殺事件不斷──持刀砍殺前女友的張姓台大畢業生,日前台北地檢署偵結,依殺人、強制性交未遂、侵入住宅、侮辱屍體罪起訴,並請求法官判他極刑;林姓男大學生因不甘女友提出分手,持水果刀潛入女友家中刺死女友爺爺、刺傷女友父親,遭台中地院判處無期徒刑;劉姓女大學生曾入選某管理學院親善大使,長相甜美,個性外向,卻被前男友洪姓大學生開車輾死,最高法院依殺人罪,判處洪生無期徒刑定讞……。這些數不盡的案件,都在分手太難,「愛不到,呼伊死」的危險情愫下,用激烈方式解決感情問題,以駭人聽聞的分手暴力、情殺事件,造成年輕學子們年少殞逝或斷送前程,父母家人永遠的悲傷與罪咎,也讓社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根據現代婦女基金會於2009年的調查,台灣在2007年每月平均14.7件戀愛暴力、分手暴力和情殺的新聞事件被報導,意即2天就有一起戀愛暴力和情殺事件,每月至少3件情人間殺人未遂或致死的命案。在2008年七夕公布的調查:44%的民眾曾在交往中遇到愛情恐怖份子,顯示戀愛暴力已是不容忽視的難題。再根據美國及香港的調查,16歲至24歲之年輕女性最易遭受戀愛暴力,而其中最嚴重的暴力傷害則發生在分手的過程。

對許多被告知分手的人而言,失戀等於是背叛,也等於是否認這份情感。在聖經舊約詩篇55:12~14提到背叛造成的心痛:「若是仇敵作弄我,我還能夠忍受;若是對頭向我誇口,我還可以躲避。想不到卻是你──我的同伴,我的知己,親密的朋友!我們彼此有過親密的交談;我們曾一起到聖殿敬拜過。」也像是約伯所提起的:「我的密友都憎惡我,我平日所愛的人向我翻臉。」(伯19:19)那般的令人痛心。

■一段冒險的旅程

兩性交往過程如同是一段冒險的旅程,其中因著原生家庭、個性特質、價值信念、生活習慣、人際技巧等諸多問題,常造成彼此情感及溝通上的調適困擾,更因此對持續交往產生疑慮。若兩個曾相愛的人要分手,代表曾有的承諾不再,愛意已淡漠,不免會傷痛萬分,但是分手也是雙方關係重新釐清的時機,使人免於不適合的情感關係,避免未來更深的困境和傷害。如果能把交往看作是知己知彼的探索,合時好聚,不合時好散,在時努力經營,去時含淚告別,堅信我仍是有價值的我,我還是可以擁有完整的自我概念,那麼,戀愛和分手,都是一種深奧的體會,也會是深刻的人生經驗。

■分手的方式

曾相愛的人如果不能踏上紅毯,面對分手的處理與調適,真是需要好好省思與學習。在2010年情人節前夕Yahoo!新聞民調進行「戀愛分手EQ大調查」,針對民眾分手行為進行了解,共有21,595位網友參與票選。在曾用過的分手方式的調查中,有26.3%的受訪者使用「當面懇談或談判」的方式分手;另一方面,統計數據亦顯示62.6%的網友傾向以不見面的方式分手。其中選擇「逃避等待自然情感消逝」的比例占16.6%,顯示仍有相當多的民眾選擇對不想在一起的另一半「冷處理」;而更有一成五(15.1%)的民眾選擇以「手機簡訊」方式分手,以電話分手的比例則占13.5%。18歲以下的網友則有較高比例選擇以「線上即時通」做為分手方式。

當緣分已盡,選擇具有尊重與真誠的告知分手方式,對被動分手者是十分重要的事。對主動分手者而言,應該先確定你真的都思慮過要分手了,並也做好對方「挽回效應」的心理準備,在溝通時選擇安全、公開的地方,以誠實但不傷人的表達,說明自己的價值觀,也要能接納對方的負面情緒,等候對方的諒解。

■依附類型與愛情

在心理學的研究中,依附類型與愛情關係是十分關聯的。一般而言,具有安全依附行為的個體,對自己能有正向的看法,也認為別人是值得信任的,能相信人的善良意圖,因此,對於伴侶的過錯較容易包容與接受。在建立親密關係上表現出容易與他人親近,相互信任支持,對關係較為滿意且較持久。這類型的人若面對分手,較有能力承受並尋求支持,也傾向以建設性的態度解決問題。相較於此,逃避依附類型的個體,因認為自己是沒價值、不可愛的,也認為別人是不可信賴與疏離的,因此通常以苛求、批評、冷漠不關心來對待伴侶,害怕與他人親近,藉著逃避來保護自己免於被拒絕,並懷疑愛情的長久性。也因此對分手的態度是退縮與自貶,對於下一個戀情可能會採取逃避的態度。

而另一焦慮依附類型的個體,充滿自我懷疑與貶抑,對自己較多負面的看法,具有強烈需要與人親近的慾望,但又擔心他人的背叛,故而常在親近與疏離間擺盪。在自己付出情感後也會希望他人同等回報,情緒易處於極端,常有強烈的嫉妒、憤怒與擔憂等情緒。當然對分手的態度,會有強烈的情緒反應,可能會有傷人或自傷的行為。因此,若能透過交往過程了解自己和對方的依附類型,將對愛情的期望及分手的態度有更務實的掌握。

根據Rubin(1975)指出,男生比女生容易準備好要進入戀愛,但女生比男生容易準備好要分手或離開戀愛關係。男生在戀愛關係中是先進後出;而女生是後進先出。女生對男生的愛比男生對女生的愛更容易預測戀愛關係的狀態,及分手與否。性別間面對愛戀與分手的差異,也應了解,避免過度歸因與情緒化。

當然被動分手者面對分手的事實會出現否認、討價還價、憤怒與悲傷的情緒,如果能找尋好友,分擔悲傷和壓力,有親人的陪伴與支持,用健康的發洩方式(不可傷人或自傷)來處理負向情緒,讓時間來協助平復內在的憂傷歷程。若有憂鬱或極度沮喪、厭食或連續性的失眠等嚴重狀況,切勿將自己閉關,應尋求社會上專業人士的支援。透過療傷止痛,撫平自己的傷處,事過境遷之後將能發現兩個不適合的人能妥適分手,沒讓對方誤了你/妳一生,也是值得感謝的事。若能以這段情感經驗來發現自我,未來所發展新的人際關係或親密關係,將更值得相許。

文章來源:<女宣雜誌>第415期

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


資料提供單位:婦女事工委員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