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鮮知啟示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81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上主要的是什麼?
從《逐夢大道》到《白象:無法之城》
作者 / 陳佩儀
「血腥星期日」發生後,兩天內吸引了全美各地天主教、改革宗、東正教、黑人、白人等聲援者到場支持。(《逐夢大道》劇照)

■黑暗中的平等與尊嚴

「上主要的是什麼?」當教會處在不斷有人受壓迫的處境中,無可迴避地得回應這個問題。

電影《逐夢大道》(Selma)以這樣的畫面開場;4個在樓梯間談笑正要去上主日學的女孩被炸死,這事件發生在1963年9月15日,3K黨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市的第十六街浸信會放置炸彈,這是個以黑人為主聚會的浸信會教堂,也是非裔美國人組織運動、爭取人權的一個重要據點。劇情往下走,一名非裔青年在遊行中被執法過當的白人警察槍殺,金恩博士安慰著死者的爺爺說:「我知道祂是第一個為他哭泣的。為受壓迫者哀哭的上主,影響著教會如何在這世界中行動。」

1965年3月金恩博士發起了從薩爾瑪(Selma)走到蒙哥馬利郡(Montgomery)的非暴力抗爭遊行運動。非裔牧者與會友為爭取非裔美國人的合法投票權,在星期日遊行走向蒙哥馬利郡。在橋的另一頭,阿拉巴馬州的警察正等候著。這是一場透過合法程序申請的遊行,但警察扣下扳機、拿著警棍毫不留情毆打,暴力與歧視行為全程被記者放送至全美,引發民眾的反彈。

「血腥星期日」發生後,兩天內吸引了全美各地聲援者到場支持,天主教、改革宗、東正教、黑人、白人、牧者、信徒,在暴力的環伺下,仍舊奮力的攜手前進,從薩爾瑪走過蒙哥馬力大橋。同年8月6日美國總統詹森也終於簽署通過《選舉權法》(Voting Rights Act)。然而在這個奮鬥過程中,也有目睹一切卻不發一語的人與教會。在多數白人的教會中,白人的牧者打開聖經對著白人會眾,能宣講平權議題嗎?事實上,他們認同種族歧視並以上主創造的次序加以合理化。

基督有可能是黑皮膚的嗎? 王貞文牧師在《曠野》雜誌179期〈他山之石/你們將這事作在我身上〉文章中寫著:「黑膚的基督伸開強壯的雙手,像是被釘在十字架上,也像是被吊掛起來受私刑的人,祂的身上穿著白色的緊身衣,有些人認為那很像精神病院用來拘束病患的衣服。祂的頭低垂著,雙目緊閉。然而,祂被迫撐開的雙手是有力量的,一隻手像是在用力推開偏見與暴力,一隻手像是在招呼歡迎勞苦背重擔的人。在祂的身後,藍色的背景裡,浮現著白色、發光的十架, 而在祂拉得緊緊的頸項後面,有彩虹表明著上帝對人的善意,指向生命重現的希望。」這是威爾斯藝術家佩茲所設計的教堂彩窗。因為從阿拉巴馬州傳來的消息震撼了他。在此,不妨讓我們再次思考「上主要的是什麼?」

這場爭取投票權的平權運動在美國成功後,政府也設立了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人權紀念日,提醒著歷史上種族歧視的惡,以及爭取平權運動的艱辛與代價,並且不斷的挑戰眾教會所傳講的福音。

■在微光中看見希望

我們把鏡頭轉到《白象:無法之城》(White Elephant );白象教區的神父胡立安,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貧民區內專職負責人道事工。「白象」意指造價高昂卻名不符實的東西,也是當地人針對貧民區內一所廢棄醫院的謔稱。這個貧民區人口高達30萬人,卻從未在阿根廷的地圖上出現過;是個充滿毒品、暴力、槍枝氾濫的地方,在這地生活成長的人是辛苦的,因他們沒有可盼望的未來。胡立安神父的團隊努力想將這廢棄的醫院重新整建好,讓更多人有個「家」。

胡立安神父投入他所繼承的大筆遺產在白象教區的事工上,這個侵蝕身心靈的地方,從未停止過暴力、死亡、貧窮、絕望;然而,教區團隊仍努力的讓這當中的人看見盼望,看見在貧民區中的孩子仍舊可能成為醫生、律師甚至是神職人員的希望。

因著身體的疾病,胡立安神父找了年輕的尼可拉神父一起同工,預備將事工交棒傳承。這個曾在亞馬遜服事的神父,也曾經歷過暴力、殺戮事件,內心傷痕累累。兩人面對白象教區的實況,尼可拉神父因著「無能為力」的感受,充滿著許多的沮喪。胡立安神父卻對他說:「當烈士或許容易,當英雄也不難,難的是明知可能前功盡棄,仍舊一日一日的執行上主的呼召。」

無可預期的槍戰持續上演著,人們拖運著在毒品暴力下犧牲的年輕人、警察、大人的屍體,似乎不會有落幕的一天。為了整建這些居民的家,神父對著教區官僚大聲的說:「你們還可以做得更多!」官僚們也許想著,在哪兒投入資源才會帶來果效呢?這個貧民區,沒有舞台,只有人人避而遠之的戰場,只有日復一日無能為力,這還值得政府繼續投注資源嗎?神父們面對這樣的窘境,只能祈禱著:「我們不僅僅是謹守神職,或者神職不僅僅如此。神職是以愛來對抗暴力,神職是面對這些受苦的人,永遠想著:我們可以做的還有更多。服事著這些人,可能會被反噬,可能被污衊或者中傷,可能因為受苦而心中充滿憎恨。然而,仍舊要起身,繼續以愛服事著!」

電影後段,胡立安神父為了保護一個青年,不幸中槍死亡。在他能以眼見的年歲中,期盼帶來改變的白象,仍是未竟之志,年輕的尼可拉神父在平撫自己哀傷的心後,回到白象教區,參加胡立安的告別式。電影最後的畫面結束在尼可拉神父看著那棟廢棄的醫院大樓、看著人群,撫摸著手中的十字架。導演以開放的結局交由每個觀影人自己決定,而你所執守的信仰價值,又會如何回應這段故事?

看著《白象:無法之城》沉重的結尾,我寫下一段文字作為回應:「這些窮人在世人眼中,微不足道,甚至可憎。他們可能為了自身的利害關係,而出賣了為他們付上代價的人。」順著文字的脈絡,我只能想到耶穌基督為我這罪人所揹的十字架。

■與受苦的人同在

對照著《逐夢大道》黑人奮鬥許久,終於實現平權的榮耀時刻,在《白象》裡,我們仍未見貧民窟的居民喊出:「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家園!」(Our land, Our home!)然而,兩部片雷同的是教會皆站在受苦、受壓迫者之中,並認出基督的形像。

我們若不能在所有受造物中看見神聖的形像,就等於完全看不見。我們一旦看見,就陷入了;我們一旦開始看見,範圍就會不斷的擴大。如果我們試圖排除一些人,我們就不在那裡了,因為我們還不明白。這條信仰的道路,最終仍要我們更多的付出,更多的捨己去愛他人。因為耶穌基督為了世人,捨棄了祂的生命。

回到台灣教會的實況,我們服事了誰?我們雖然願意與受苦的人同在,但往往難以挑戰結構之惡,難以撼動政府惡法。我們手中做著慈善的事,卻也讓受壓迫者繼續被結構之惡所馴化;我們面對著貧窮時代,卻只餵養教會子民仰望上主的尊榮,期待著復興的來到。教會難以感其所感,反而撕扯勞工破碎的傷口,一同剝削人民。我們面對家庭的破碎,高喊著維繫幸福家庭,卻無視於幸福家庭之外有其他家庭存在的實況,無視惡劣的勞動結構造成現今家長無法參與孩子童年。教會試圖以政治力介入,維持社會秩序,反而犧牲長期受壓迫的少數者。

教會服事了誰?與誰站在一起?在華美的建築物中, 在充滿著幸福感的信息中,十架上的基督繼續映照著階級、分類、歧視、區隔。甚至教會本身也帶來壓迫。

上主要的是什麼?你的回答會是什麼?看著影像中的教會走著漫漫長路,為了領人經歷上主的愛、自由、平等、公義,為了讓人免於恐懼生活,儘管沒有看見任何可能性,仍日復一日的回應著上主的呼召。親愛的弟兄姊妹,為了愛的緣故,教會所能做的應該更多!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27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