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34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青年馬雅各的冒險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創世記12章1~2節)

150年前,27歲的英國青年醫生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受到上帝呼召,甘願放下醫生的職位,接受英國長老教會的差派前往台灣。這次的機緣起於1860年,受派到廈門宣教的牧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前往台灣探查,發現「跨過海來仍通行著同樣的語言」「在我們的耳中似乎聽到一股強烈的呼聲『到我這裡來幫助他們』」,於是杜嘉德屢次寫信給母會請求差派宣教師到台灣,促成了母會擬定宣教計畫,差派馬雅各前來。

馬雅各曾在1897年6月份的《使信月刊》撰文回憶,「1865年5月28日我們一群人並肩同行,搭乘Meta三桅帆船,自中國大陸航向打狗(今高雄),在島上展開宣教工作。兩世紀以前,我們荷蘭的弟兄陷入中國強烈暴行、無法言喻的恐怖之中(註: 指鄭成功攻打台灣、迫害宣教師),而被迫放棄對福爾摩沙原住民宣教之努力。我確信我們已突破困境,來到福爾摩沙一處美麗的港口。」在往後的時間裡,即便遭受驅逐、敵視與迫害,馬雅各在精湛醫術的輔助下,全台各地聽聞風聲前來求診的人們絡繹不絕,甚至有遠從台灣東部及澎湖前來者,福音也透過這樣的機會得以傳遍各地。

來台之初,面對牧師的缺乏,馬雅各勇於任事,以平信徒宣教師的角色奮興教會不遺餘力,他在1871年寫給父母的信件中曾經提到,「此處除了李庥牧師之外,沒有別的牧師。昨天我在沒有罪惡感的情況下,以自己應有的責任執行了那件事(替平埔族青年主持婚禮)。最重要的是教會之間建立了新的關係,而且我已將昨天所做的正式婚禮儀式教導高長兄,讓他未來可以照樣執行。」

回顧那個時代,不單是馬雅各,許多青年以大無畏的冒險精神前往艱困地區宣教,他們無法倖免於疾病、驅逐與追殺,但是他們擁有亞伯拉罕的信心,相信上主會在前方開路而甘之如飴。今日的教會,在享受富足安定的生活之餘,是否也願意效法青年馬雅各的精神,勇於承擔使命,離開相互取暖的舒適圈,踏入陌生的危境之中開創新局呢?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03期社論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