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95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跨文化海外宣教(下)
作者 / 郭惠二

■團體與單獨宣教

在1970年代,歐美宣教師多是從很虔誠的基督徒家庭出來,在學期間都是在基督教機構底下讀書,因此有深深的影響和關聯。大學畢業之後,就到了非洲。在成長過程中少有機會接觸世俗世界的他們,知識與影響力都相當有限。同時若他們犯錯的話,可能不曉得也不了解其嚴重性。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他們多數都集中在各地的宣教會裡頭。一個人多的大型團體總需要制度與職位之分,由領導做決策且分配工作給底下的同工,難免也有宣教師們不合心意或同儕處不來的問題。

反觀來看,單槍匹馬的我做起事來,沒有上下關係反倒是輕鬆自在。所以宣教世界裡頭,各種情況都大不相同,同時也各有利弊。在此,我建議沒有經驗的基督徒可以參加第一期跟著團體行事,結束後再審思未來要選擇要到宣教會(差會)工作或者是像我一樣單槍匹馬的服事,可惜台灣眼界還沒有到這程度。

由於我的宣教服事經費是靠我自己的薪水,常常很快就到破產的邊緣,但往往在這樣的情形反而容易出現很大突破的成績。沒有經驗的話我很容易做錯或是走錯方向,經過了二、三次突破性的成績之後,我反而不想再向別人要錢,因此我的宣教經驗是很快樂的。

■養成教育的省思

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主日學課程內容,從高中到大學都從未提到跨文化海外宣教的重要性。好比說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消耗五分之四的糧食和各種資源,而五分之四的人口只能享受到五分之一的糧食和各種資源。我們台灣即是在這五分之一的人口之內。而我們的主日學教材只有簡化版的聖經內容,因此,這樣的教育系統之下要培養出跨文化海外宣教人才是不可能的。

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觀點,宣教工作目的在於「領人歸主」,但宣教裡並沒有包括基督徒的身心問題、糧食問題或者是醫療等方面的問題。因此一談到海外宣教,大多數人的反應總是:「我們神學院的畢業生還無法應付教會數目的膨脹,哪裡有多餘的神學院畢業生可以派到海外宣教?」但是基督徒的生活不僅止是領人歸主的問題,還有許多像醫療、教育、社會公義、貧富不均的問題尚待解決。尤其是窮人沒飯吃、繳不起健保費用等課題。這些不公平的現象在第三世界國家更是激烈。

我們的主日學教材中,從來沒講到外國的事,就算有也都是在講美國之類的先進國家。因此台灣的基督徒常常被一些外行人亂吹一通而被誤導。這些外行人當中有不少是很受尊敬的基督徒醫師和神學院教授。後來在台灣開始有了國際性的宣教團體,例如青年使命團YWAM(Youth With A Mission)。也有一些援外機構如農耕隊、技術團或是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等,參加這些團體可以去官方所指定的海外地點並得到較好的待遇。這幾年的報名人數增加了十倍。

因此有到海外的需要時,須先跟自己教會的牧師商量,因為到達目的地後,除了官方的機構之外,都仍需要自己負擔生活費和工作費用,跟一般宣教團體的經費是不一樣的。但是台灣的情況,宣教機構常由外行人來指揮內行人。全世界各地的這些外行人大都很有錢,亦捐了不少錢給海外宣教機構。但他們的良心和善意無法套用在實際的情況。簡單的說就是無法套用在當地的生態。結果就變成越幫越忙,不如不幫忙的局面。碰到這些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從該機構退出和停止捐款。

■海外宣教師的基本特質

跨文化海外宣教師的基本特質應該要有兩點:一、文化背景要寬闊,簡單來說就是要能說多種國際語言;二、通才,樣樣都懂、對宣教有興趣。好比在大都市裡最有生意的是百貨公司,每個專櫃人員都只懂自己的商品,對於其他專櫃的東西並不了解。而在台灣山地最有生意的店舖是雜貨店,只有一個老闆卻了解各式各樣的商品。所以知識的種類越多越好。

當然長老教會也曾關心過跨文化海外宣教的工作,也舉辦過跨文化海外宣教師的訓練,但總是過不了多久就停辦了。不過至少產生了一位很優秀的聖經翻譯家陳馥蘭牧師。目前她在德國夫家牧會和休息,以前在蘇丹的北部和衣索匹亞服事。她在受訓期間認識了一位德國教會的牧師並和他結婚,生了兩個孩子。她的先生比她小10歲。他們的婚姻生活也非常圓滿。目前她的小孩已經長大,需要在德國教養,不久後她還是會回到非洲服事。她跟我一樣也是覺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不了解海外宣教。

陳馥蘭從事聖經翻譯,這是海外宣教中最困難的工作。上帝如何挑選人才是我們無法得知的,但上帝的原則記載在聖經哥林多前書1章26~28節,即上帝都常選擇別人認為最愚蠢的。我從來沒有被提名為教會的長老或執事,我的母親也曾說我是一個最沒有用的人。我當初到非洲的時候看不到任何台灣人,我只是一個從加拿大到非洲服事的年輕人。

神的感動或呼召也並不是經常有的。我認識一位長老教會的中年牧師,他有使命感到中南半島的最南端國家傳福音。但是他一直在長老教會的體制裡,等待有朝一日能滿足所有外國宣教所需要的條件。而我認為要條件樣樣都齊全的機會在台灣是不大可能。意思是說,若按照他的看法可能永遠達不到目的,可能一生到退休也不大可能。他一直羨慕我能去海外服事,並希望做到我能達到的工作。但他一直擔心離開長老教會去其他宣教團體的話,將來會無法再回到長老教會體系。台灣的基督教派何其多,上帝會安排最適合他的教派也說不定。上帝也絕不會使祂的僕人餓死或沒有地方住。

■如何踏上海外宣教之路

我本身曾在加拿大留學而參加加拿大大學海外服務團(CUSO),並且完成了外國宣教師做不到和不敢碰的幾件工作。我所接觸的海外宣教師只有少數幾位是長老教會的相關人士。但是回到台灣我還是一個長老教會的平信徒,且從來沒有被長老教會開除過。我在西非奈及利亞的8年期間所靠的經費全是來自於我大學擔任講師的薪水,並沒有來自長老教會的捐款。但是上帝並沒有使我餓死,還讓我旅行到歐洲各地甚至當時的共產國家,例如東德、捷克斯拉夫和匈牙利。

目前長老會總會還沒有海外宣教部來負責訓練新任宣教師和差派地點。有不少宣教師不願意和總會有瓜葛,因為過去長老教會對宣教師的認定是需要神學院畢業,但他們念的都是別教派的神學院或是長老教會不承認的機構。由於長老教會總會沒有到海外宣教的前線去了解狀況,因此和總會聯絡的話,往往會增加麻煩和負面效果。不論是不是總會承認的宣教師,只要是神承認的人就沒有所謂偉不偉大的分別。因此,長老教會的信徒如有上帝呼召的話,可以先參加別教派,等長老教會有海外宣教部後再回來幫忙也不遲。

(作者為非洲宣教工作者、第六屆醫療奉獻獎得主)

文章及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93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