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56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釘痕手的觸摸
作者 / 柴門雅

在網路上看到有人發起「與街友共度聖誕節」的活動,引起許多單位的響應。而每逢聖誕節前夕,一般人也能夠買一些生活用品或小禮物、卡片,送給住家附近或聚集某處的街友。聖誕節如果從聖誕樹下的禮物、聖誕老公公這些元素轉成寒冬送暖、關心他人的文化,真是美事一樁。

然而,世人能想到討好神的方法,是給祂鑲金戴銀,給祂好吃的、好看的, 使祂巨大,使祂看來有力量。歷史之中,從人而來的宗教最終會成為一種誇耀,最終會被人性利用──善行、苦修會成為誇耀,誇耀後隨之而來的金錢、權力又會被政治、黑暗利用。

無論哪個節期,總沒有像耶穌誕生的日子那樣,既危險又平安、既榮耀又謙卑、既歡樂又哀哭、既得勝又憐憫。造物主道成肉身這件事情,到底帶來整個罪惡世界多大的改變,我們沒有辦法用言語說清楚,是奧祕中的奧祕。只能根據神給我們的話語說,是「為了愛」。

值此同時,朋友給我一篇有意思的文章,文章在探討「失能」,講通俗一點就是「殘障」。文中先提及歷史中的失能人士如何被定義、被對待,利未記中的「殘疾者」是眼睛看得見的身體缺陷,像是四肢的、五官的、皮膚的,但是自閉症、失智症似乎就沒有被定義。過去歷史也曾將失能者視為沒有生產力,甚至不能算是一個人。

一個失能者除了身體的不便之外,更面對社會的隔絕。但是造物主來到這個世界,做最多的事就是醫治這些社會的邊緣人,祂不只一次觸摸他們,為他們停下腳步,讓他們痊癒後給祭司查看,好能回到正常的社會裡面。這個觸摸不但是身體的醫治,更是心理的、社會的重建。甚至這些人成為見證,成為引人到主面前的人。文末作者提及耶穌在復活後保留了祂釘痕的手腳、肋旁,甚至顯給多馬看。

在這些事之後,福音被傳開,跟隨耶穌的人專注地學習祂的榜樣、祂的教訓,世界開始改變。作者以失聰者為例,失聰的人原本無法學習語言,後來有失聰者的學校,手語演進到讀唇語,以致能發音,能更精緻地溝通。現在更因為科技的緣故,能裝電子耳,使失聰這個缺陷能被教育、科技補足,讓人回到溝通、回到社群!

「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又因為你潔淨了,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做證據。』」(馬太福音8章3~4節)耶穌摸了一個被社會定義為「殘疾」的人,並且關心他痊癒後所當盡的義,好讓他因著這個醫治也回到家庭、社會。「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約翰福音14章12~13節)

主耶穌軟弱地來到世上,又帶著受傷的身體升天。祂忙碌地讓有缺陷的、生病的人得醫治,幫助他們有尊嚴地回到家庭、社會去。然後這個世界開始向祂學習,讓貧窮的有家,讓生病的有醫療。神允許一些苦難,讓我們得以效法祂,試著修補、試著醫治,試著看主怎麼做,我們也那樣做。

我們的主怎麼樣示範給我們看?從伊甸園遮身的皮衣到從亞伯拉罕生出萬族,到那真正的主成了卑微的嬰孩,神一心要剝除我們期待的金錢、權力、健康那些暫時的依靠,要我們單單愛祂。事實上,也唯有依靠祂,我們才有力量去愛那不可愛的,才有力量謙卑、憐憫,重塑我們看苦難的眼光,活得像神的孩子。這是聖誕節的真義,也是施憐憫、送禮物的源頭。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22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