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鮮知啟示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418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神義與人義
作者 / 王崇堯

一個穩定的社會群體,一定有一套法則來應付失序。人們面對災害、死亡,最後一定會想盡辨法整合到其生命法則安頓,社會也才會穩定。而這個安定社會的宗教法則,在神學裡常出現的詞語,便稱為「神義論」(theodicy)。

宗教如何合理化失序現象?是神義論的中心主題。失序、混亂(如小孩夭折、好人沒好報或惡人榮華富貴等等)若是生活上的普遍現象,人們就需發展一套看法,解釋為何身處天災、人禍及不公道頻頻發生的世界裡,仍能相信世間存有公理、上帝仍是全善,以此來安頓、安心自己。

■原型的神義論

神義論詞語源自希臘文的「上帝」(theos)及「公義」(dike)所組合,可簡釋為「存在世界上的罪惡與上帝的全能與善並不相互矛盾的論辯」。然而,這個世界若是全能至善的上帝所造,為何罪惡卻四處蔓延呢?如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所質問:「難道神願意阻止罪惡,卻做不到嗎?那麼,神便是軟弱無能。難道神能做到,卻不願意做嗎?那麼,神便是懷有惡意。難道神既能做到又願意做嗎?那麼罪惡又從哪裡來?」

初代教父奧古斯丁是以「自由意志」為基調,來解釋神義論。奧氏認為惡並非上帝所造,而是來自上帝給予人們的自由意志以及天使們的犯罪所生。雖說罪惡存在,但上帝賦予的自由意志也同時具備擇善的可能性,這樣的世界整體來說是美好的。

另外,初代教父愛任紐也提供一種「過程論」來緩和神義論爭辯。人被造雖有「上帝的形像」,但要達到如同上帝般的美好,是遙遠未來之事,人類的道德成熟或精神完善需要歷經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歷程,而「罪惡的存在」則是在這歷程中必經的階段。這樣的論點被近代英國神學家約翰‧希克所引用,說明人類的創造是在漸進式的過程中,人雖具有「上帝的形像」,卻又未達「上帝的樣式」理想,於是世界存在作惡的不成熟狀態,人類和世界的理想狀態應該是在未來。最終人能從「動物的生命」走向「永恆的生命」,真正成為上帝的兒女。

宗教第一法則常被視為「因果法則」:善有善報,惡有惡終。如果第一法則難於實踐,宗教第二法則的「天堂、地獄」或「輪迴轉世」思想就會強化,皆巧妙地轉化人類所謂的善惡與幸或不幸後果的反比,幫助人在心理的承受上予以釋懷。

上述神義論皆可歸納為「原型」的神義論,即個人完全認同集體性的社會法則而強迫自己去自我超越。個人對族群、國家或宗教信仰認同愈強,安頓在某一種意義脈胳中,就能將個人遭逢的不幸而帶來失序衝擊的威脅減至最輕。這種原型神義論以維繫族群生存來合理化一切個人的不幸。舊約以色列人的信仰就是此原型神義論的延續。

■社會補償的神義論

神義論是上帝論的首務,神義論講通了,上帝的攝理就可理解。神義論的社會學向度就是個人及社會對「社會秩序化的力量,藉由信仰認知來臣服」。在此,宗教信仰提供一種意義脈絡,內化於人們的思想,使其超越不平等對待及痛苦遭遇。主要功能是可將個人的不快樂經驗以某種神義論來補償,將苦難視為上帝的考驗及未來更大祝福, 而安然接受。以社會學向度理解,神義論就是一套宗教合理化說辭,內化為意義脈絡,且可安然忍痛來接受社會短暫的失序現象。

宗教社會學家彼得‧柏格批評這種自我否定式的臣服,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是一種「受虐性」心態,由社會安定法則所強迫形塑。這種接受對方予取予求仍覺得快樂的受虐,在人類互動關係屢見不鮮,可能表現於男女朋友情愛、政治上領袖與跟隨者、或宗教上師尊與信眾關係等等。彼得‧柏格認為,將世上痛苦視為上帝的考驗,是獲得意想不到的幸福之祕訣,這種想法可能是一種受虐性心態;而神學家們以這種態度對苦難做解釋,有時實在無情到令人難以想像。

在此,神義論彷彿是社會的「榫眼」,從個人的病痛到社會的天災、人禍及貧富不均、不公,皆備有答案來助人釋懷,給予窮人為何貧窮、富人為何富有合理的解釋。這樣的神義論最終是維繫不平等社會最有力的法則。神義論到此構成施虐的壓迫者與受虐的被壓迫者共謀而成共犯結構,如歌德所說:「人最悲哀的是身為奴隸還自以為自由!」

聖經中的約伯記就是最好例子,約伯的不幸本來可讓受害者正當地提出神義論的質疑來質問上帝。但是憤怒者所質問的神義,卻被自己的朋友質疑自身有否權利對上帝提出質疑。本來對上帝不公平的控訴,最後卻逆轉為對受害者是否犯罪的控訴。神義論的質問最終不但沒有答案,還以「人義論」取而代之。約伯記的討論重點就常被誤置於人類罪的問題,而非神是否公義的質問。

近代新正統主義也是如此,在面對二次大戰納粹的暴行,也常以「人的罪惡」取代「上帝公義」的論述。德國神學家莫特曼在親身體驗二戰德國的暴行後,試圖以「盼望神學」,上帝親身在十架的受苦來緩和神義論的疑惑。畢竟受苦的上帝才能為無辜者所受的折磨辯護,經由上帝自己最不幸的痛苦來緩和人類的痛苦。莫特曼說,我們的上帝是使人有盼望的上帝,這個盼望是在復活與十字架的矛盾中生出。復活的盼望成全與罪對立的公義、與死對立的生命、與苦難對立的榮耀及與現今紛爭對立的和平未來。就是這種復活盼望,才能激發熱情面對苦難挑戰。

■解放神學的神義論

神義論的功能是將個人生命的失序經驗,整合到社會既定法則中的意義脈絡安頓。它最終追尋的並不只是超越痛苦、死亡,而是意義的渴望,而且強烈想要認知為何不幸會臨到自己身上?因此,神義論可以是合理化「強者」剝削者的社會不公;當然也可以被「弱者」來合理化他/她們對社會不公的對抗。也就是說,弱者的神義論可以轉化為解放神學的神義論。

解放神學強調神學的出發點是「使命感」,一種委身於自身處境的信仰熱誠。因此,對自身處境的了解多寡就會決定神學向度之深淺,及信仰熱誠所為何來。社會分析在此成為神學向度的有效工具,而且也唯有認知到「社會上的一切運作皆有利於有權勢團體」此論點的分析,神學的上帝論才不會浮沉於有權勢團體所作的一切社會決定。反而,上帝會體認到弱勢者的哀嚎,而為自己所創造的世界伸出援手,發出公義。在此,神義論不再是合理化強權,而是激發解放弱者之動力。

神義論作為社會的榫眼,由安頓的社會法則轉化為弱者尋求正義的解放力量。先前對神義論的控訴由人義論承擔,也改變人義論的「承擔罪惡」責任為「改造社會」責任。神義論與人義論匯集而成再生能力,真正的「道成肉身」是要打破不公義的壓迫體系來重建人性社會, 真正體驗上帝的愛與公義可在人間實踐。

拉美解放神學家古提雷茲提醒基督徒的解放運動,應有下列三個層面認知:首先是我能知道什麼?(What can I know?)即基督徒應逐漸了解自身的現實處境為何?而此現實處境又與信仰有何關聯?對信仰而言,人民受苦與掙扎的意義又是什麼?接著,我該做些什麼?(What should I do?)基督徒該如何努力來足以改變受苦的處境?有什麼可能性及選擇性來使自己更積極地參與及投入?最後,我能期待什麼?(What can I hope for?)基督徒應有一個合一的歷史見證,並在上帝國臨在的盼望中,激發大家齊為上帝公義實踐人間而奮鬥。

×  ×  ×

宋泉盛牧師於1965年就任台南神學院院長時,其就任詞〈建立道成肉身的神學基礎〉就有如此同樣的深切反省:「假使台南神學院想對台灣以及東方的教會和信徒有所貢獻,那麼一個最顯著的目標就是道成肉身的神學。」「道成肉身」的神學,宋牧師認為應從教會教職者新的生活形態之革新做起,他說:「如果一個教職者不會或是不願意拿鐵鎚、拿鋤頭跟工人或農夫一起流汗做工,他們在禮拜天講台上所說的話,或許會成為鳴的鑼、響的鈸一般……在一起勞動之中,你才能夠真正體驗到你的鄰居的欠缺究竟是什麼?除非你真正體驗到你的鄰居在生活上、精神上的需要,你實在無法幫助他接近拯救的上帝。」

(作者為台南神學院院長)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19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