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鮮知啟示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976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從十字架來的聖殤
作者 / 沈冬青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年)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級人物,就算學生時代歷史課本的敘述已經從記憶刪除,那白白俊俊的大衛像、宛如情人的聖母抱聖子像、亞當和上帝之間若即若離卻超級誇張的兩雙大手,還是三不五時佔據某個視覺的角落。有時只是廉價的贗品、粗劣的印刷,但米開朗基羅在日常生活的閱讀、旅行、飲食的間隙出現──只是大部分人可能分不清作者是誰,或者就算熟知他種種引領風騷的開創,人們也不見得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歷史中的君王將相、英雄美人,我們多半是人云亦云,限於教科書的範圍罷了,真正「認識」一個人,總是需要機緣。

◆◆展現技術的想像空間◆◆

2013年4月我和一群讀書會朋友走了一趟台北歷史博物館,意外邂逅這位文藝復興的巨匠,對過去將他與人文主義、文藝復興連結一起的我產生不少衝擊,最後得到全新的認知。

歷史博物館紅色的建築裡,招牌的大衛雕像果然矗立一旁。導覽老師以宏亮聲音,述說聖經中大衛的故事、歷來藝術家處理的方式、米開朗基羅獨到的選擇、布局的張力、最佳的觀賞視角……滔滔若江河。我一邊聽著,一邊和聖經的大衛對焦。那位以色列人最愛戴的王,也是常常向上帝吐露深情的詩人,即使他未登基前已是與巨人歌利亞對決的英勇少年,聖經中說歌利亞藐視他,因為「大衛只是一個雙頰紅潤又英俊的小伙子」,與眼前龐大的男性身軀仍然有距離。

我知道創作者自有詮釋的權利,閱讀者也是,這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但是相較於過去我幾乎是不假思索就接受這樣一件「美」的作品,現在有基督信仰的我,關注的是一個人如何看待聖經的故事,如何用創作詮釋他的想法、透露他的信仰,我對此感到興趣。

狹窄的空間和簇擁的人潮,實在不是欣賞藝術作品的絕佳場所。然而我從導覽老師口中聽到一個字「Pietà」,「聖殤」的義大利文。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新詞彙,但聽到的那刻就生根在我心裡。甚至回家後的幾天,嘴巴不自覺地常常說這個字,覺得十分親切。聖殤的題材,處理的是從十字架上被取下來死去的耶穌。耶穌死與復活就是福音,然而相對於死亡前的舖陳,聖經記載耶穌死後到埋葬算十分簡潔,四福音描寫的重點都在誰來處理、怎麼處理耶穌的屍體。耶穌因冒猶太權勢者之大不韙而被處死,連羅馬帝國的殖民官都要退避三舍,誰敢來收屍?聖經提到了幾個人:議員財主約瑟、經學士尼哥底母和一些跟隨耶穌的婦女。約瑟和尼哥底母暗暗作耶穌的門徒,但是當耶穌被處死,他們站了出來。

一生創作了4件聖殤作品的米開朗基羅,把焦點放在死亡的耶穌和其他人的關係上,這部分可以說忠實於聖經的記載,但他也增加了聖經文字沒有的部分。我們幾個人圍在《羅馬聖殤》(聖殤作品以放置的地點命名)前評頭論足,感覺這件作品展現了他的想像空間。其實聖經中,馬利亞「聖母」的角色始終很低調,她對耶穌這個特別的孩子的種種「存放在心中反覆思想」。在耶穌上十字架的那刻,聖經也只是記載:「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祂母親與祂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

耶穌見母親和祂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祂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約翰福音19章25~27節)說到耶穌死在十字架上、被取下、安葬的過程,並沒有關於馬利亞的記載。

當時米開朗基羅年方23、4歲,已具備完熟的雕刻技術,他創作《羅馬聖殤》時把眼光放在耶穌與馬利亞的關係,以高超的技術將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冷冰的大理石變成血肉肌理,抽離了死亡氣味,突顯聖母與聖子肉體強烈的對比。生擁抱著死,可以有許多哲學的聯想,但聖母被壓在孱弱聖子的身軀下感覺沉重,看起來是因為一身繁複縐褶的衣服之故,其中神學的味道很淡薄。如果有的話,就是創作者保留了聖母「少女」的形象,當年因聖靈感孕生子的馬利亞,似乎也不同於凡體肉身,當兒子耶穌33歲死去時,她的容貌卻一如往昔。

◆◆轉向上帝的晚年之作◆◆

當天短暫的參覽時間中,我瞥見一個陳列米開朗基羅詩作的角落,〈我渴仰的上帝之光〉這樣的標題吸引我,匆匆地抄在筆記。這首詩大概作於1542~1546年:

我無法確知
靈魂曾否感覺到上帝的光
或自人們的心中
暗藏另一種美善
當命運和夢想
咫尺之遙,我心莫名悸動
想到上帝令我傷感
我之淚不禁娑婆當我的內心缺乏指引
為此憂惱反側
眼見旁人卻個個志向昭然
上帝,請祢體察我的感受
甜蜜與苦澀、是非善惡都令我感動
那必來自祢的目光

年邁詩人的情感流露奔放像年輕人,透過幾手翻譯的文句,依然可以感動讀者。心之悸動,淚之婆娑,苦惱於人心中暗藏的一種美善——甜蜜苦澀、是非善惡都緊抓住詩人的心弦,而上帝的目光會怎麼來看待他呢?藝術家往往有自己的信仰,他們自有自己的美善標準,不容任何人置喙——即使是上帝!但米開朗基羅在想什麼?他居然心生感傷,懇求上帝體察他的感受,最後他相信上帝必了解接納:「那必來自祢的目光。」這樣的信心讓他又寫出〈唯獨藉信〉(By Faith Alone)這首詩,之後不久,米開朗基羅為自己的死亡準備,開始雕刻《佛羅倫斯聖殤》,隱藏的信徒身分終於顯明出來。

《佛羅倫斯聖殤》此次並未展出,但不妨也拿來談談。據說那是米開朗基羅為了自己的陵墓所做,創作的時候他已經是年過70的老人(1553~1553年)。這件作品加進了上述的尼哥底母和另一個也叫馬利亞的女人,連帶耶穌和馬利亞共有4個角色。我們看到經歷世事的藝術家觀看角度的變化,尼哥底母以龐大的形象做為背景似的存在,居高臨下俯視著其他三人,十分令人玩味。我覺得那是加上政治的視角,隱隱約約神學的告白也出現:躲藏的信徒現身表明他的身分——此時的米開朗基羅是不是也在轉向上帝?

◆◆十字架前的悔改◆◆

最後一件聖殤作品《隆達尼尼聖殤》是米開朗基羅在81歲開始製作,直到他過世。這件作品斧鑿修改的痕跡及完成度和《羅馬聖殤》判若兩人,題材卻又回到耶穌和馬利亞母子二人身上。可是仔細觀看,這件他離世前的作品,並不是在處理母子生與死的關係,因為耶穌的身體是站立著的,馬利亞站在後面稍高的台座上,死去的耶穌好像背負著馬利亞──那是救贖的基督,為了罪人的緣故被釘死在十字架,三日後復活為了赦免人的罪。

哥倫比亞大學的藝術史教授威廉‧華勒斯(William Wallace)針對這件作品說:「透過米開朗基羅的藝術,我們再次觸及基督犧牲此一核心的奧祕。」這是文藝復興時代藝術工作者的信仰告白。藉著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和一些詩作,我慢慢感受到他對基督信仰的體會是相當個人而強烈的,〈基督寶血〉(The Blood of Christ)、〈基督之死〉(The Death of Christ)、〈在十字架腳前〉(At The Foot of The Cross)從這些標題就可以看出來主題環繞著基督——祂的死亡、寶血、十字架。我在網路上找到米開朗基羅這首〈在十字架腳前〉,據說是詩人80歲寫的,試譯如下:

從痛苦的重擔、悲傷的束縛,
親愛的主,以及這疲倦的世界解脫,
脆弱如我來到祢的身旁,
如狂烈的暴風轉向平靜之地。
荊棘、釘子、流淌著血的手,
還有祢溫柔憐憫的面容,
應許我更多悔改的恩典,
我悲傷的靈魂有了救恩的盼望。
願祢那聖潔的雙眼不看
我罪惡的過往,練達的耳朵不聽
伸出的臂膀不審判我的罪孽:
願祢的血洗清、撫平我,
更甘心樂意降服在祢完全的赦免,
當我日益老去。

懷著滿滿的罪孽感,祈求更多悔改的恩典,在另一首〈唯獨藉信〉(凌風譯,載於《翼報》)裡,詩人坦承自己:「全地上的物再沒有比我更邪惡卑賤/如果沒有祢,我的人生只有悲慘。」「因為世界不能夠給真實的滿足平安,/唯獨藉着信,使我的內心成為/湧流出悲苦眼淚的泉源,真實悔罪:/此外再沒有別的鑰匙能開啟天堂門限。」這是比現代基督徒更深刻吶喊的悔改聲音,讀起來也更能回應耶穌來到世上第一句向眾人傳講的呼召:「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4章17節)在雕刻〈隆達尼尼聖殤〉的8、9年裡,米開朗基羅面對怎樣的自己和上帝?我覺得整件作品有幾個值得細究的地方:馬利亞的兩個臉(一個可能是原來的角度)、耶穌旁廢棄不用的那隻手,是因為逝世而無法完成還是作者採取「未完成」(non-finito)的雕刻手法,藝術評論者有他們專業的討論,但每一個修改的刀痕,會不會正是雕刻家內心聲聲的悔改?

米開朗基羅所認的「眾」罪是什麼,唯有他和上帝知道,然而在他這首〈生命的旅程〉(凌風譯,載於《翼報》),可以更加確定: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之一米開朗基羅,在他將近70年之久的創作生涯裡,盡是人對神的思索與回應,最後的生命更是向著十架基督的禮讚,如同《隆達尼尼聖殤》一樣,是跨越時代繼續對世人說話的信仰見證。

我生命的旅程最後到了終點,
在風暴的海上,乘易破的小船,
人人渡海回到那共同的港岸,
各自交帳所行的邪惡或敬虔。
這樣我曾以那熱情的幻想
把藝術當作君王和偶像,
現在我知道是滿有錯枉
如同人迷戀一切有害的事物一樣。
將要如何我的思慕傾向,
一度歡樂驕妄,當面臨兩個死亡?
我知一個死是必定,一個使我驚惶。
不是繪畫也不是雕塑能夠平靜
現在我的靈魂只能轉向神聖的愛
張開祂在十字架的雙臂對我們接納歡迎。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26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