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11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醫病趕鬼
作者 / 保羅.田立克

譯/王美書

【編按】原文取自神學巨擎保羅‧田立克於1955年紐約協和神學院畢業講道,該文並收錄於1963年發行之《永恆的現在》。

畢業班的同學,當耶穌差派你們又給你們醫治的力量之際,你們將經驗到第一個困難──許多人將告訴你們,他們不需要被醫治。倘若你到他們身旁,宣布你將趕出宰制他們生命的魔鬼,他們就會嘲笑你,並且確信你才是真正被鬼附的──正如同他們對耶穌說的。所以,傳道者的首要任務就是讓人們覺察自己的困境。

很多離開學校的畢業生,在進入不同的群眾與社區後,感到失望極了。他們不是放棄了宣教的工作,就是只向他們認為健康的會友宣教。完全忘記了自己的任務是要醫治真正生病的人(當然還包括那些自認沒生病的),沒有任何一條捷徑可以讓這些人察覺到自己的困境,但上帝確實有祂的方法可以做到。祂擊打那些自認健康者的外在與內在,來打破他們的自滿。祂透過裂解他們的自信,告訴他們「真實的樣子」。

祂揭露了他們的盲目,這是我們辦不到的,我們甚至連覺察自我的實相也做不到,但我們可以敞開自己,讓上帝在我們身上動工。若這事發生了,我們就可能成為醫治他人的工具。嘗試敞開自己、成為工具,是傳道人的首要任務,或許也是所有任務中最困難的一個。

■每個人都負有醫治的責任

不是只有傳道人可以成為被使用的工具,每個人都有醫治別人的潛能。醫治的力量常常在教會與宣教工作外運作。耶穌賦予門徒醫治與趕鬼的責任,但這並不足以構成傳道人的特權。每個基督徒都接受了這個責任,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嚴肅看待這個責任,因為每個基督徒都對他人負有祭司般的責任。傳道人並沒有神奇力量去醫治,即使他負責執行禮儀與聖餐,也無法讓他擁有這種權力,但是基於傳道人的特別呼召,他代表著賞賜給教會醫病、趕鬼的力量。

為什麼上面這些主張,在福音開始被宣講時位居核心,在我們的時代卻失去了重要性呢?我相信原因就在於,「醫病」與「趕鬼」的用語已經被誤解,成為按照神奇力量與神奇自我宣告而來的「神奇醫治」。無庸置疑的,這些現象已經發生。在這裡發生、在世界的某處發生,並且在基督宗教中被運用。但是當教會認為醫病與趕鬼不是教會與傳道人的工作時,這種感受是對的。

以基督之名作為行神蹟的方程式,是濫用基督之名。儘管如此,聖經經文記載仍是有效的。經文是基督的信息,它們告訴我們屬乎基督,如同基督一般,有股力量會攻克宰制我們生命、心靈、身體的魔性力量。我相信在所有傳播基督信息的方式中,這個方式最適合當代的人群。因為這是他們可以了解的事物。

世界各國都認為邪惡勢力數世紀以來已不復存。若我們將時代視為一體,就會了解不是只有特定族群才適用於耶穌諷刺式話語的審判,「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儘管很多人拒絕這個洞見,我們卻了解自己是有病的,我們是不完整的。對這個時代而言,不論對我們、對教會內或教會外,眾人引頸期盼的好消息就是有醫治的力量,而這個醫治力量是透過基督表現出來的。

醫治的任務,首先要求洞悉生命本質與人類處境。人們常會以極度絕望的態度探問,為什麼上帝創造的神聖秩序中包括疾病?疾病是不是神聖秩序要醫治的其中一件事?這是很本質性的問題,對很多人而言,此問題是信仰中搖動的一塊磚,指向在上帝的世界中關於邪惡的難題。你們處理此問題更甚於其他議題,而且絕對不能用「奧祕」這個詞來迴避問題。當然,奧祕是存在的,而且相對於神聖的奧祕,還有邪惡的奧祕。但是,它誕生於你們殫精竭慮把奧祕放在正確位置,並解釋什麼能夠或必須被解釋而產生的洞見裡。神聖秩序中的邪惡不只是奧祕,它也是種啟示,啟示了生命中的偉大與危險。會生病的人比不會生病的人更大,比那些維持原本樣子、本身無法被分割的人更大。自由的人很可能把自己交給邪惡勢力,並且將他的自由轉化為被奴役。自由的禮物意味著被奴役的危險;生命的豐盛意味著生病的危險。即使在最貧困的人身上,他們的生命依舊豐盛、無限,並充滿無窮的可能性。

■人性存在逃避疾病的慾望

人的生命是向疾病開放的,相較其他的生物,人的生命縱有歧異,卻也必須不斷保持合一。所謂的健康,並不是說生命在身體、心理或靈性層次上欠缺歧異的發展,而是欠缺整合這些歧異的力量。而所謂的醫治,就是在整合不成之後,重新整合歧異的行動。因此,「醫病」的意思是──幫助他們重新獲得整合性,但不必將他們與豐盛分離。就算是獲得了他們的同意,也不必將他們丟入生命的貧困中。

人性存在著一種病態慾望,想將自己與致病者完全切斷,好讓自己可以逃避疾病。我認識一些人,他們會生病只是因為害怕疾病。有時候,確實有必要減少生命的豐富,或根據較小的基礎去建立比較貧乏的生命,但這並不健康,害怕是最普遍的心靈疾患,只有較低層次的失落得以在更高層次──在我們無限的渴望、在上帝聯合生命中──重新獲得之際,才能夠被轉化為健康。

減少生命的豐富,限縮為貧困狀態不是醫治。然而,哪裡有豐盛,哪裡就有衝突、疾病與受魔鬼奴役的危險。我們來看看一個重要的例子,對受差遣去醫病、趕鬼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差遣的教會。對很多教會與會友來說,這種試著將自己與那產生疾病但同時又產生豐富生命者切斷的行為,沒什麼大不了。

一個停止冒險生病或被魔鬼影響的教會,擁有較小的力量去醫病、趕鬼。每個自豪於教會順利運作或增長的傳道人都得捫心自問,這種教會是否能夠讓成員覺察到疾病,並且帶給成員勇氣,接納被醫治的事實;必須捫心自問,為什麼所有人類靈性生活領域中的偉大創造,持續在教會之外發生。

■成為社會文化的改革者

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世俗文化中,特別是近20年來,有很多對於人類疾病的偉大覺察。難道這只是因為這些人的偏見嗎?他們有力地表達出奴役人類的魔性力量,卻不向教會或者傳道人尋求醫治與趕鬼?或者,這僅僅是因為教會中缺乏醫治的力量,教會罹患了害怕疾病的病呢?

耶穌要求門徒去醫病與趕鬼,祂並沒有特別區分身體、心理或靈性的疾病。福音書的每一頁,在在說明了耶穌指向整體,很多故事都顯示出祂看見身體、心理與靈性的相互關係。今日,我們可以清晰看見這個整體性更勝過以往的世代。這是份大禮,而你們這些正要離開學校的人,有太多場合可以分享這份禮物。

你們已經學到律法與誡命無法醫治,反而增加了疾病的病態。你們也認識了醫治力量的名字就是恩典,恩典的本質要能發揮,有賴於每個醫生,正如古代醫生所知;或如同維繫人類生命的恩典是藉著傳統、歷史與共同的象徵;或如啟示的恩典能夠勝過魔性的力量,端賴寬恕與新實況的信息。你們深知有些看似身體的疾病有著精神性的根源;那看似個人性的,同時也是社會性的。因此你們不可能僅醫治個體,卻不解放他們脫離那導致疾病的社會魔性。

此外,你們可能也察覺,在身體與心理、個體與社會中,疾病是人與上帝疏離的後果,當人無法與上帝重新聯合時,疾病無法根治,而魔鬼無法被驅離。為此,你們儼然是醫治信息的傳道者。你們不是要去當醫生或心理治療師,也不是要成為政治改革者;你們是要去再現基督信息中醫治與攻克魔性的力量、宣揚寬恕與新實況的力量。你們必須意識到其他的醫治方法,並與它們合作,但是你們不該任憑它們取代你們所再現的力量。

你們能再現基督的信息嗎?這大概是這個嚴肅時刻中,最令人焦慮的問題了。你們應該問我:「我們可能去醫治他人,而自己卻沒有被醫治嗎?」我會回答:「你們可以!」因為無論門徒或你們都沒辦法說:「我們被醫治了,所以讓我們去醫治別人吧。」不過,深信這事實的,已經具備醫治他人的最低要求;因為他可以將他自己與他們分開。

去向人們顯現你們正在問的問題吧!他們的困境,正也是你們的困境。所以,你們應該問我:「仍困在自身魔性中而未被解放的我們能趕鬼嗎?」我會回答:「你們能!」除非你們能覺察自身存在著魔性,否則你們無法認出他人身上的魔性,也無法因著知道牠的名字從而對抗牠、進而剝奪牠的力量。你們也不會有著只要維持創造性與擁有醫治力量,那麼魔鬼就不能分裂你們靈魂令你們懷疑信仰、呼召與整個生命的生命階段。若牠們失敗,牠們可能會令你們對醫治和趕鬼力量產生自信與自傲。耶穌曾警告要對抗這種自傲:「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加福音10章20節)記錄在天上,雖然說是記錄,卻表示在你的生命中寫下對抗你的紀錄。

×   ×   ×

讓我用一些強化保證的話語作為結束。沒有比被召喚去醫病和去趕鬼更偉大的呼召了,你們要為這個呼召歡欣,不要因它的重擔而沮喪,或者被必須去處置那些不想被醫治者的重擔壓垮。儘管你們也有自己的疾病,儘管你們內在與教會的內在都有魔鬼工作,你們還是能看見什麼是終極的醫治,看見上帝已經證明了祂的權能勝過魔鬼與疾病,看見屬於祂就是再現存在這世間的醫治力量,就是維繫世界、向上帝舉起世界。要歡欣你們是祂的使者。當你們離開這裡時,帶著這份大喜樂!

文章與圖片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519期,https://tcnn.org.tw/archives/57047,2020.01.07摘錄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