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36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從聖經翻譯歷史一窺文字宣教重要
作者 / 陳鳳翔

三十多年前,是資源缺乏的年代。家裡有幾本書籍跟宗教有關:農民曆、手相圖解、拆字算命、十二星座、紫微斗數、善書(《地獄遊記》、《天堂遊記》…)、以及一本四福音書。那時,沒有甚麼電視節目、遊戲網路,實在是太無聊了,國小的我翻看這些書籍數次。最後拿起四福音,一口氣看完,對耶穌有個概略的認識。他給我的印象很好,滿有溫柔、慈愛、憐憫。我的父親不是基督徒,他回憶高中時曾經報名基督教的聖經函授課程,他讀了一些聖經、寫了一些題目卷,拿到一紙證書。可以說,父親和我都是在家裡接觸福音。文字是承載、傳播福音的重要工具!

各種人生信仰價值觀透過文字進到每個家庭,宗教思想百家爭鳴。然而,教會編列預算、推動宣教事工,較少關注文字宣教。神學院教授宣教神學課程,提到方法論、宣教與文化、傳教者與宣教師的預備,也總是忽略文字宣教士。受呼召委身於文字傳道事工的基督徒,也不被稱為牧師傳道。然而回顧聖經事工歷史,文字事工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唐子明博士的新書《啟示與文字–中文聖經翻譯的故事》,天道出版,爬梳1807~1919年中文聖經譯本的翻譯故事,背後的大框架是福音傳華宣教史。十六世紀耶穌會羅明堅、利瑪竇到中國,他們傳福音的對象是皇帝與高級官員—中國的上流社會。同時,法國的巴設(Jean Basset,又名白日升)神父則深入中國低下層社會,在普通百姓之中傳道。十二年的佈道經驗,他指出要解決傳福音的困局必須要改變策略:得用中文舉行聖禮、聖經得翻譯為中文、設立中國神職人員。可惜天主教當局一直抗拒為中國信徒提供中譯聖經。一世紀之後,賀清泰神父雖獲准翻譯聖經,1830年完成《古新聖經》卻不准印行派發。文字事工被阻礙,導致福音進展受限、無法突破。

《古新聖經》貼近普羅百姓,耶穌說我是生命的糧,約翰福音6:48-51是這樣翻譯,「我是生命的饅頭、你們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也都死了、這饅頭是從天降來的、為食他的人不死、我是從天而降的活饅頭、誰吃這饅頭、永生。」饅頭這譯名,對多數人而言很陌生、或感到好笑。但對於小時候住在眷村的我而言,這樣的翻譯倍感親切。每天清晨六點會聽到山東腔由遠而近的「饅頭~饅頭~」叫賣聲。老麵糰發酵的純手工山東饅頭。表皮光滑,內裡紮實,極富嚼勁與咬感。這種饅頭,越嚼越香。這種饅頭,吃了飽足。這種饅頭,能撐很久都不餓。耶穌是從天而降的活饅頭。這譯文令愛吃饅頭的充分感受到吃了活饅頭的人,幸福滿足永久。

《啟示與文字》提到基督教(更正教、新教、復原教)第一本中譯聖經—拉撒1807年完成的《嘉音遵罵挑菩薩之語》。這是新約聖經中的哪卷書?拉撒用了很多佛教術語,在中文聖經翻譯中絕無僅有。唐博士推測可能是中文宗教詞彙的缺乏,亦可能是拉撒故意要使用華人熟悉的宗教概念。拉撒譯本裡,祭司,譯為「禪師」;大祭司,譯為「僧綱」;長老,譯為「儒子」;會堂,譯為「廟」;禱告,譯為「喃經」;耶路撒冷城,譯為「佛城」;聖人(聖徒)譯為「菩薩」。

Matthew馬太譯作「罵挑」。「罵挑菩薩」,就是「聖馬太」。《嘉音遵罵挑菩薩之語》譯自英文欽定本聖經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可譯作《福音根據聖馬太之語》,也就是你我熟悉的「馬太福音」。回溯菩薩的意思,這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份,佛則是完滿的悟道者。在我看來,這些譯詞的意義不算遠。每個基督徒因著耶穌成了菩薩,踏上悟道成聖之路,最終成為完滿的真理覺悟者。但要注意菩薩和佛無法成為真理!菩薩和佛仍是受造,而非造物主上帝。

《啟示與文字》記載了當年在競爭中完成的《馬禮遜譯本》與《馬殊曼譯本》歷史。《馬殊曼譯本》雖然提早一年出版,但《馬禮遜譯本》卻受到更多的尊榮。唐博士認為可能是:馬禮遜是首位踏足中國的基督教宣教士,但馬殊曼在印度埋頭翻譯,並沒有華人宣教策略。馬禮遜人在中國,另外還安排同工米憐在馬六甲建立宣教基地,設立印刷廠、學校。他們倆常常去信向英國的聖經公會與差會報告如何接觸海外華僑,播下福音種子,令後方的經濟支援與代禱者擁有強烈參與感。

米憐在聖經事工之外,還進行其他的基督教文字工作:出版福音小說《張遠兩友相論》,內容是一個非基督徒(遠)與基督徒(張)的對話。讀者可以透過小說深入了解基督教信仰。小說破除一些對基督教的誤解、惡意中傷。這書不斷被翻印與改寫,各種版本加起來的數目以數十萬計。美國研究中國基督教史的專家丹尼爾‧H‧貝伊斯(Daniel H. B a y s)研究認為這是十九世紀最受歡迎的中文傳教作品。這本書即使到了一百年後仍然再版。可以看見小說的福音力道。

聖經譯者麥都思也出版其他的宣教性小書,《普渡施食之論》、《媽祖婆生日之論》、《清明掃墓之論》。聖經譯者郭實臘亦是多產作家,根據偉烈亞力1867年統計其中文著作有六十一本,另外還有英文、德文和暹羅文的作品,寫作量驚人。

今年是和合本聖經出版一百周年。當年基督教傳入中國,文字事工比口語傳講在宣教事工更具重要性。文字不受地域限制,可以穿越時空,就像聖經是數千年前歷世歷代的信徒留下信仰的精華意念。第一線的口傳佈道堪比陸軍,文字的佈道宛若空軍。以基督為元帥,陸空交叉支援,讓上帝國積極地推展出去。現代電腦網路科技發達,文字宣教事工相較於過去,更形重要。深願上帝興起更多的基督徒投身文字事工,聖靈喚醒教會界以聖經上帝的話語—聖靈的寶劍為核心,重視「深度」閱讀、重視「廣度」閱讀、重視「從小」閱讀、重視「到老」閱讀。帶著福音國度使命,透過閱讀組成的團契,更深的以耶穌基督的價值觀成長,讓上帝的國透過文字扎根,有根有基。

文章與圖片出處:信望愛網站,https://www.fhl.net/main/women3/women3398.html,擷取日期:2019.07.09


資料提供單位:信望愛網站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