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95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經驗信仰團體的生活
作者 / 公報社論

一所原住民神學院成立的目的,是訓練服事原住民教會的領導者。經歷70多個年日,玉山神學院就是以原住民的宣教工作為己任。那麼我們要問,這樣的神學院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信仰和委身的團體?神學院本身是否使教學真正成為「做神學」(Doing theology)在原住民自我的處境中?並以「實踐」(Praxis)為裝備訓練的主要導向?

若以「實踐神學」的角度來檢視,它本身就是在討論一個「活生生的基督徒社體」與「神學詮釋」之間的關係。因為若沒有神學詮釋,那麼基督徒社體將失去她的持久與異象;而不以基督徒社體為主,神學詮釋將失去其焦點及能力。因此,實踐神學的核心是反省,神學教育發生在處境開展當中,去分辨上帝對這個世界的目的,然後我們以行動來回應。

實踐神學更是緊密關連到基督徒和教會的日常生活,因為教會本身就是一個實踐神學的團體,不論是神職人員與信徒都是參與在其中。那麼,神學院將會不斷地被所屬教派視為是教會革新的第一線。

神學院是不是一個塑造和可以經驗的信仰團體?這是神學教育成功與否最關鍵的問題。因為神學院必須成為一個信仰和委身的團體,讓學生在受教的過程中,先經驗到一個信仰團體的生活:生命是與上帝有契約的關係、生活是委身的服事。只有如此,他們才能到教會去親身告訴信眾,什麼是信仰團體的生活,並帶領他們走上這條上帝所喜悅的路徑上。

這讓我們去正視一個很尖銳又不得不碰的問題,就是神學院的教育是否過多的學術典範而缺乏人格典範?是否只有師生關係而沒有牧者和羊群的牧養關係?試想若學生沒有在神學教育中經驗到被牧養,以後怎知如何建立與會友的牧養關係?這種牧養關係就是:信任、扶持、鼓勵、關懷。同樣地,若有更多的人格典範,相信這都會成為神學實踐的最好的「素材」,也就是學生們的人格形成的重要榜樣。未來這些神學生就是神學院的師資和教會的領袖──教育學生和領導信徒。

期盼台灣本土原住民神學教育所培育出來的原住民教會領導者,結合起來是一個有委身心志、成熟心性、宣教熱忱、有上帝國胸懷且能同工的團體,並且在多元族群中充滿上主的見證與恩典,使眾人由衷開口讚美上帝在台灣原住民中所顯明的作為和救恩。

文章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403期

相片提供: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