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鮮知啟示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066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畫中有道──《巴蘭和驢》
作者 / 李柏生
《巴蘭和驢》,林布蘭,1626年。

對於藝術史而言,宗教信仰經常是藝術家創作取材的主題,無論是故事、當中蘊含的人性探討以及寓意,都提供了可觀的創作題材及靈感。對西方藝術史而言,尤其是中世紀、文藝復興及巴洛克等時期,宗教藝術稱為主流並不為過。

不過即使聖經主題如此豐富,風格也各有千秋,但是藝術家在主題選擇上仍有共通性。於是乎,部分主題頻繁出現,部分主題就算不是無人聞問,也是極為罕見。

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年)1626年創作、現收藏於巴黎科涅克—傑博物館(Musée Cognacq-Jay)的作品《巴蘭和驢》(Bileam en zijn ezelin)便是一例。這個故事雖然富戲劇性,但是以此為主題的作品卻不多見。不過林布蘭的前輩彼得‧拉斯曼(Pieter Lastman,1583~1633年)便曾以此為畫作主題,而林布蘭也創作了同樣主題的作品,並且更加生動。

林布蘭是巴洛克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也是17世紀荷蘭畫派的第一把交椅,被稱為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根據一項2004年舉辦的「最偉大的荷蘭人」票選,林布蘭獲得第九名的肯定,次於留下《安妮日記》(Het Achterhuis)的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

林布蘭所處年代被稱為荷蘭黃金時代(Gouden Eeuw),當時荷蘭的科學、藝術、商業及貿易成就皆達到頂峰,而林布蘭是藝術領域當中的佼佼者。他以聖經主題畫、自畫像聞名,並且作品帶有濃厚的舞台色彩,他的作品與拉斯曼相形之下,呈現了更多的張力。

■細究經文

不過,拉斯曼的影響畢竟是留下來了,除了主題的選擇相仿之外,林布蘭的繪畫風格,也如同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1571~1610年)一樣重視明暗對比。拉斯曼受到卡拉瓦喬影響,而由於林布蘭一生從未踏足義大利,且與卡拉瓦喬隔了一個世代,因此一般認為林布蘭的表現是因拉斯曼而間接師承卡拉瓦喬。

《巴蘭和驢》雖是林布蘭年輕時期作品,技法卻已相當成熟。特別的是,這幅作品除了掌握到古典的構圖方式及對聖經文本的理解,又融入了自身經驗,特別是對生活於阿姆斯特丹的猶太族群的觀察。因此《巴蘭和驢》較之早期的宗教藝術作品多了考據,畫中人物的衣著更合乎歷史背景,更顯真實。這些細節的揣摩與掌握,令林布蘭被美國藝術評論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譽為「偉大文明的先知之一」。

在《巴蘭和驢》這幅作品中,先知巴蘭因著所騎的驢伏在地上不肯前進而怒氣勃發,一手扯著韁繩、一手高舉棍棒怒視著座下的牲畜。驢子因吃痛轉頭看著巴蘭,睜大的眼睛充滿委屈與苦澀,張開的嘴巴似乎正開口質問巴蘭。在巴蘭身後有人影幢幢,冷眼看著巴蘭教訓他的驢子,我們從民數記22章可以知道他們是奉摩押王巴勒之命的使臣,前來邀請巴蘭前去咒詛以色列。

不過,這幅作品最為顯眼卻是畫中人物視若無睹的,應屬神色凝重嚴肅、高舉著手中長劍準備取巴蘭性命的天使。我們從聖經記載曉得,天使將要對先知巴蘭說:「驢看見我就三次從我面前偏過去;驢若沒有偏過去,我早把你殺了,留他存活。」(民數記22章33節)林布蘭顯然對聖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考究,整幅畫作精準表現各個人物的特色,藝術表現的張力讓觀畫者宛如親臨事件現場。

■現實觀點

我們由聖經中曉得,這事件的背景起因於摩押王對以色列人的疑慮,當時以色列人即將進入上帝應許的迦南,下個階段就是要越過約旦河。只是在左近活動的摩押人,因之前以色列人與亞摩利人爭戰而憂心,所以摩押王巴勒差遣使者,帶著厚禮卦金前去請求米甸的先知巴蘭咒詛以色列人。第一次,巴蘭因著上帝給他的指示,拒絕了摩押王的賄賂;第二次,他卻怦然心動、欣然赴約。

其實,就世界的觀點,巴勒與巴蘭的作為不但不難理解,甚至還合情合理。巴勒的對策,顯然符合現實主義對國際衝突的觀察。現實主義認為,兩個政治主體之間,會因安全的緣故追求實力的提升,又因國家擴張、侵略的前提,一者的實力提升必然引起另一方的不安,於是兩者陷入了「安全困境」,意即兩者陷入國家層級的零和遊戲。而剛剿滅亞摩利人的以色列,無疑帶給了摩押相當程度的威脅。

巴蘭的反應也不算難以領會,正如巴勒的提問:「我豈不能使你得尊榮嗎?」(民數記22章37節)富貴擺在眼前而唾手可得,不拿的是傻子。

■真理觀點

我們雖能理解巴勒與巴蘭的抉擇,卻不能只知道甚至認同,反而必須藉著聖經的警戒避免相同的反應。巴勒的問題,在於他尋求依據的不是主的旨意,而是人的經驗。顯然巴蘭這位米甸的先知有成功案例,足以證明他的祝福、咒詛並非空口白話,所以巴勒找上他。然而,我們當尋求的對象豈是人嗎?不當是創造天地的獨一真神嗎?他若尋求的是上帝的意思,便知道以色列不是摩押的仇敵,因為那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明言禁止與摩押衝突(申命記2章9節)。

相較巴勒,巴蘭的複雜更耐人尋味了。作為一個先知,巴蘭很具代表性,因為綜觀聖經歷史,以敬虔為得利門路者有之,不過被記載下來的,巴蘭是第一位;新約三次提及巴蘭,有兩次都是指出他為了利益走岔了路。彼得更援引此次驢開口的事件,指出先知所受的責備(彼得後書2章15~16節)。

我們從民數記的記載,看到巴蘭第一次其實是謹守分際的,可是當他面對第二次更豐富、更尊榮的饋贈時,他動搖了,一面保持他的矜持,一面留下了後路。他因而自欺,認為上帝與他一樣,會因這樣的富足而改變了心意。這當然是一個很危險的錯謬,以為上帝會改變原則、可以賄賂。根據之後的發展,他的差池是從受到金錢試探開始的,而後種種不過是延伸出來的問題。

巴蘭明顯的問題是貪財,這使得他好像仍保有先知的位分,也因此可以祝福、咒詛,然而卻已經與主的旨意背道而馳了。保羅對提摩太論及知足的時候所說的話,直到今日對我們仍是深刻的提醒,他提醒年輕人不僅要逃避試探,還要追求公義、敬虔等(提摩太前書6章9~11節)。

這個逃避並不可恥,有些事情我們應當奮勇以對,但是對於試探、貪財這類的事,我們不當對自己有太多自信,認為可以勝過根植於我們本性中的劣根。歷史讓我們看到,有太多自信的人,都是栽在他們自以為有把握的事上。主耶穌教導的那句禱告雖然簡短,卻有力、精闢地指出我們的軟弱:「不叫我們遇見試探。」(馬太福音6章13節)這也是巴蘭留給我們的教訓。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林布蘭的作品看到足堪玩味的一幕。巴蘭並沒有看到利刃出鞘的天使,他的眼中只有那看似忤逆他、實則是救護他性命的驢子,這提醒我們,我們是注重眼見的呢?抑或也留心那眼所不能見卻在暗中察看一切的上帝?

文章與圖片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490期

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https://tcnn.org.tw/archives/48170。擷取日期:2019.03.18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