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姐妹開步走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16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愛是最後堅強的力量
寫給遭性侵的妳
作者 / 趙晨星

我的愛人,此刻,我與妳一同流著眼淚。生活早已停止下來,日子不敢轉動。屋裡的人踮著腳尖,小心翼翼地走著。洗好的盤子,悄無聲息地放進櫥櫃,誰也不敢發出聲響,生怕那聲響牽動妳記憶的痂。

我的愛人,此刻,我與妳一同承受苦痛。巴不得那苦痛由我一人來擔。我與妳在盟約中成為一體。妳的呼吸、妳的心跳與我連結一起;妳的苦痛、妳的傷痕亦與我連結一起。妳不敢走近我,怕失控的情緒傷到我,就遠遠地蜷縮在角落。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做,只能抱著頭一起痛哭。不要再叫我們的生活是「拿俄米」(甜)了,叫我們「瑪拉」(苦)吧。因為全能者使我們受了大苦,耶和華降禍與我們。

我的愛人,此刻,我與妳一同充滿憎恨。我撕裂自己的衣服,頭蒙灰塵哀哭,我的憤怒恨不得將那人撕碎扔進地獄深淵。雅各的兒子因同樣的憤怒,屠殺了示劍與他城中的人。

恨意是如此真實的存在,除非是那超凡的聖人或無感的愚人,才沒有恨意。它就在我們吃飯、睡覺、關門開門的時候,一刻都沒離開。但我們矢口否認心中的恨意,用經上的誡命強迫自己覺得一切都沒有那麼糟,維持著基督徒「聖人」般的形象,假裝自己善良到無怨無恨的程度。不,不是的,那不是我們。我們恨,非常恨,那是我們對不公平的痛苦產生的自然反應。我們恨犯下罪行的人,恨混亂的治安,恨不作為的上帝。只是我們沒有勇氣承認而已。

我們恨,非常恨,那是我們對不公平的痛苦產生的自然反應。我們恨犯下罪行的人,恨混亂的治安,恨不作為的上帝。只是我們沒有勇氣承認而已。

我的愛人,此刻,我與妳一同落進死亡。巨大的憎恨在我們心底種下了一株葎草。葎草肆意滋長,死死地纏繞著我們的心,它的莖葉長滿了倒鉤扎進我們心中汲取養分。我們的力量開始殆盡,逐漸失去了愛人的能力,直至被殺死。這死是靈性上的死——我們不再有愛、不再有盼望、不再有相信。這死也是肉體上的死——憎恨的終局是毀滅自己或毀滅仇敵。

我的愛人,此刻,談論寬恕是殘忍的。人們總說只有寬恕能醫治這傷,但他們沒見到這傷已是深至白骨,死亡纏繞。寬恕是最終的結果,卻不是醫治的方法。只有愛才是恨的解藥。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出抉擇──是被醫治,還是繼續被痛苦的回憶瘋狂折磨?

人們總說只有寬恕能醫治這傷,但他們沒見到這傷已是深至白骨,死亡纏繞。寬恕是最終的結果,卻不是醫治的方法。只有愛才是恨的解藥。

我的愛人,此刻,我們該在何處尋找醫治,在何處尋求恨的解藥?我們知道答案在基督裡,但我們憎恨祂,人們總說這一切都有神的美意,可現在祂的美意毀了我們的人生。當這一切發生時,「祂究竟在哪裡?」

我的愛人,此刻,我和妳一同找上帝索討答案。我們四下尋找祂,祂究竟在哪裡?我們掘地三尺,閱盡書本,問遍世間大有智慧者——「祂究竟在哪裡?」無人知曉,祂的腳蹤何其難尋。

但在驀然回首時,祂就在與我們第一次相遇的地方——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祂血流滿面,全身受鞭傷,被羞辱、被咒詛、被高掛在木頭上。當我們再一次凝望著祂時,我們對上帝的恨,被統統瓦解,因祂是受苦之人的朋友。因祂為我們受苦,且與我們一同受苦。祂被高掛在十字架上給予我們面對苦難的希望。愛,就在此顯明。

我的愛人,此刻,我和妳一同回到愛中。只有愛能醫治一切的傷痕。我們必須要在愛中,否則只有死亡。當亞當與夏娃犯罪墮落時,神本可以將人類除滅,祂卻止住了自己的義怒,沒有將人撕碎扔進地獄的深淵,反而用愛來拯救這群完全剛硬悖逆的人。

這愛是神定意將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壓傷,使祂受痛苦成為贖罪祭;這愛是耶穌基督定意向耶路撒冷而去,為要背負我們的痛苦。祂將命傾倒,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要赦免我們這群徹底背叛祂的子民,救我們脫離罪惡。祂用豐盛的愛將我們包圍,在祂愛中我們不再有懼怕,我們也因祂的慈愛而存活。

我的愛人,此刻,我和妳一同嘗試寬恕。路易‧史密德說:「愛寬恕一切,但並不是因為愛是柔軟的,反而因為愛是堅強的。愛的寬恕力量遠比恨的報復力量來得堅強持久。唯有愛,才能提供長期的治療力量。」創傷越深,寬恕所需要的時間也越久。但當我們願意選擇被神的愛充滿時,會有一天,我們不知道自己何時已經原諒了仇敵、何時已經忘記了仇恨,只有因愛而來的寬恕。

因為愛是最後堅強的力量。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 https://tcnn.org.tw/archives/23221,2021.03.22摘錄。

圖片提供: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