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372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台灣近代文明的面容﹝100年銀行史番外篇﹞(上)
銀行裡的文學家
作者 / 林佩蓉
日本知名文藝雜誌《改造》19卷4號(春季特大號)刊載〈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2019年,台灣銀行、第一銀行成立滿120年,兩甲子的歲月裡,台灣銀行是國家經濟的指標,也是人民儲蓄的大水缸,重要性不言而喻。

銀行除了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銀行員本身也是讓人可求一頓溫飽或實踐理想的工作。有幾位知名的台灣文學家,皆是一邊撥打算盤、敲打計算機,一邊振筆疾書、妙筆生花,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在台灣銀行成立滿120年之際,我們可以回望作家筆下的銀行員面貌,以及作家如何從事一份可領固定薪資的正職工作。對於作家而言,相較於寫作,銀行工作可謂是「副業」。

■台灣銀行伊始

1895年5月,日軍登陸台灣,台灣進入日本統治時代。日本政府一方面在本國宣揚帝國主義並實際展開擴張行動,一方面在殖民地台灣實驗。從人口調查到經濟制度,日本將本國制度整理成一個個模組,到殖民地來施行。

1897年3月,日本國會通過《台灣銀行法》,同年11月,成立台灣銀行創立委員會,展開籌備台灣銀行的工作。1899年6月,株式會社台灣銀行成立。儘管台灣總督府竭力邀請台灣仕紳參與,但台灣人對這樣官方主導設立的銀行並不是那麼放心,於是後來由台、日資本家另行發起,創立了台灣貯蓄銀行。

台灣貯蓄銀行如其名,是以經營存款業務為主的銀行。最初3000股的股份中,超過2000股由11位發起人持有,而且都是日本人,其他的餘股則由一般大眾認購。

根據1899年11月25日的《台灣日日新報》報導,當時林本源、李春生、辜顯榮、王慶忠、陳浴、李秉鈞、陳志誠等台灣重量級商人、地主都認購了股份。1912年銀行合併時,板橋林家和李春生兩位股東甚至晉升為大股東之列。可見隨著時間發展,台灣籍資本家日漸熟悉銀行體系,投入更多資金於銀行業,促成台灣金融資本的流動。

這兩家銀行突顯了一個事實,即日本作為殖民者,仍必須與殖民地的地方資源整合,借力使力,才能建立帝國在地化的版圖。

■銀行員樣貌

在殖民地的銀行裡,銀行員的工作是什麼樣態?根據民視「台灣演義」在2015年拍攝的影片,資深銀行員的回憶是:坐在醒目櫃檯的,以日本人為主。無庸置疑的,日本統治者根深蒂固視台灣人為次等,普通的台灣人只能忍氣吞聲工作。

台灣文學作品深刻地描述了這些情景。新竹客籍作家龍瑛宗(本名劉榮宗),在幾部經典的作品裡,刻畫了這樣的情形。

1930年3月自台灣商工學校畢業的龍瑛宗,經學校老師佐藤龜次郎介紹進入台灣銀行任職,4月即被調往人生地不熟的南投分行。這樣的調度對龍瑛宗的身體與心理造成了負擔,一向內向的他,在使用日語、福佬語及客語轉換上遇到困難,以致被銀行的經理斥責:「不會講台灣話的台灣人在銀行沒有用,即刻辭職好了。」在龍瑛宗撰寫的〈斷雲〉中,他化身為主人翁杜南遠,經受語言的差異及日人有意的操弄,雖感冤枉也只能忍氣吞聲。為了生存下去,人生充滿血淚及寂寥,持續往前的動力,就是文學了。

■藉文抒懷

另一部讓龍瑛宗揚名日本文壇的作品〈植有木瓜樹的小鎮〉(パパイヤのある街),主角陳有三是會計員,隱忍現實中對台灣人不公的待遇,心懷夢想卻不斷被殘酷事實打敗。龍瑛宗獲獎後,日本文壇相關報導裡,多評論此作品具現實性且質樸,作者情感纖細。龍瑛宗發表談話時則提到,這部作品的創作核心是想呈現台灣知識分子的面貌,及此族群承載的社會、經濟方面壓迫,藉由薪資階級(職等、薪水)、婚姻(聘金制度、早婚、婚姻買賣)等,描繪既比上不足又不願意比下墮落、身處社會中間層的苦悶生活。

〈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的主人翁陳有三,被好友戲稱為「可憐的光頭唐吉訶德」。陳有三砥礪自己要走文官之路,視為立身處世之道,卻受到同伴間的質疑:「你還是個理想主義者。做學問,就是自學勉勵創造自己的生活。可是衝破那充滿苦鬥的難關而勝利之日時,等待你的是什麼?」

追求更高的理想,是當時台灣知識分子在窘迫情境裡生存的力量與依據。陳有三被好友嘲諷:「從前的人單憑獨學力行便可立身處世,但現在還有人抱著這種古色蒼然的理論和理想,不得不說真難能可貴啊!」「在二十歲、內人十九歲那年結婚,現在才剛到三十,小孩卻已經多達五個,老么現在患著肺炎,所以這個月又是紅字,但實際上薪水遲遲不升,就是現在也低得不像話,生活費越來越高,真受不了。」

貧困的氛圍中,日常生活中的痛苦指數不斷攀高,該如何是好?種種有形無形的逼迫,將陳有三的夢與理想推到黑暗的角落,直到社會主義青年林杏南的長子出現。

林杏南長子僅僅23歲,他依然願意相信:「面對這個陰鬱的社會,就要以正確的知識來看清歷史的動向,不要陷入徒然的絕望和墮落,必定要正直地活下去。」這樣的信念是否紮實打進陳有三日趨軟弱的內心,成為這部小說餘音繞梁、引人無限思想的結局。

小說之外的真實生活,龍瑛宗為了一頓溫飽而工作,即使懷著當全職作家的夢想,也沒有條件真的實踐。現實的困境、經濟的需求,陳有三身上有作者投射自己的影子。

■反映真實人生

1946年為躲避戰爭,自中國廈門飄洋過海來到台灣的劇作家姚一葦,也是一位銀行員。他在詩作〈乙亥新正整理舊稿因賦〉(1995年)中如此自述己身:

闔扉無事過新年,贏得閒身理舊篇。
拂去塵埃還面目,莫生意樹養心田。
少時妄作乘風夢,投老徒存買棹錢。
幸有虛懷能自惜,不留汙跡在人前。

這是姚一葦晚年的感慨。銀行是職業,文學是事業,有了事業賦予的志趣和理想,才沒有變成金錢的奴隸。姚一葦的一生與銀行員的生活相繫,36年的銀行員生活,交織他一生的文學,孕育他在文學世界中擁有古典與現代交融的眼光與智慧。

日本殖民帶來近代文明,許多建設造就台灣邁向近代化社會,然而被殖民者的工作權利、尊嚴,並不在這些所謂的進步中被關照,掌權者以自己為尊,藐視一切造物主創造人所賦予的自由、平等之權利。龍瑛宗等人用筆記錄,將真實生活中的感嘆、掙扎、困境與盼望寄予作品,發展出鮮明的角色,讓讀者遙想、記憶、省思。

註:資料參考「台灣銀行」、「台灣貯蓄銀行」維基百科。

文章與圖片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526期,https://tcnn.org.tw/archives/59634,擷取日期:2019.11.06。

相片提供:國立台灣文學館典藏品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