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85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網路小編的心聲3-3
每一期都是全新挑戰 轉化台灣史的另類官方雜誌《觀 ‧ 臺灣》
作者 / 陳涵郁

台灣在這些年出產很多優秀的地方型刊物,展現對土地的熱愛與探索自身的活力,不過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像《觀.臺灣》這樣以台灣整體歷史出發,融合文化與生活風格,兼有豐富插畫及設計感的定期刊物。本雜誌的目的很明確,它跟台灣歷史博物館的目標是一樣的──帶大家一起找尋屬於台灣共有的記憶。

自2009年創刊以來,《觀 ‧ 臺灣》做了很多嘗試與改變,也面臨兩次重大改版。回顧一開始的12期,我們首先以「台灣近代化」為企劃主軸,推出美麗100年、運動100年、觀光100年、伴手100年、呷飯100年、食茶100年……等專題。這時期的素材相對容易取得(日治之後,照片已經很普遍),距離現在的生活也不遠,容易引發共鳴;並且,每期都安排一位館內研究員作為責任編輯,確保各篇文章內容的正確性。

我是從第11期正式接任《觀 ‧ 臺灣》編輯業務,我發現那時的刊物走向,仍偏向把知識剪裁成容易閱讀的篇幅,還沒能做出獨特性;以「百年變遷」為時間範圍,也窄化了台灣史;最後,也是公家機關最難捨棄的一塊──對讀者而言,《觀 ‧ 臺灣》的機關刊物色彩還是太濃,有關博物館的研究或活動成果,要「置入」得更巧妙才行。

雜誌的企劃與架構,在前主編林民昌加入團隊(19期~34期)後脫胎換骨。他指出,我們與市售雜誌的不同,是它們無論賣的是商品或生活風格,讀者都可設法獲得;但《觀 ‧ 臺灣》介紹的內容既買不到、也太遙遠,讀者不易產生共感,因此極難跨出文史愛好者或教師以外的同溫層。

林民昌提出「過去事,現在式」的概念,強調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的歷史,增加固定專欄:如報導街頭巷尾老店的「街坊傳奇」、介紹不同年代的大眾流行刊物「一頁歷史」、從孫輩角度書寫阿公阿媽的「搖滾爺奶」、從歌曲分析認識時代背景的「人生如歌」等。他也邀請優秀繪師,以寫實或創意的插圖,補足缺乏照片的早期台灣,或是難以言說的氛圍或概念,「圖解」自此成為本刊的亮點。

自35期開始,新團隊史多禮的加入,在版型與圖表設計上更多元活潑,這幾年也因認識更多具有人類學、地理學、文學背景的作者,讓新刊增添可與台灣參照的「觀世界」等專欄,開展了討論歷史的格局。

「快問快答」專欄是從37期開始的新企劃,當期主題介紹「地圖」的解讀及歷史意義,但如何讓讀者了解地圖的特殊魅力?我們設計趣味問答來訪問地圖研究者與蒐藏家,如「最愛的地圖」「為什麼會喜歡地圖」「看到地圖第一眼會看什麼」「每週花多少時間研究地圖」等。

當然,我們也不會忘記宣傳台史博!首先,各期主題會呼應正在展出的館內特展,但刊物內容則又獨立發展,既能彼此宣傳、又不會讓讀者看到重複內容。博物館內的研究、典藏、展示、公共服務,也都各有專欄,多年來與館內同仁來回溝通、改稿,彼此越來越有默契,保證產出絕不官腔的好看文章,如「物中風景」專欄是館員到欲捐贈的民眾家中調查時,記下的物與人的生命故事,不乏動人作品。

每期《觀 ‧ 臺灣》的製作,無論是何種主題,我們都儘量嘗試獨特的切入點,或將熟悉的史料重新詮釋——以不讀歷史的人也可以接受的方式。因此,即使已經參與編輯工作8年多,我仍然覺得每一本都是全新的挑戰。

《觀 ‧ 臺灣》開始利用網路平台刊載精選內容,要從與「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的合作說起。從「故事」網站創立之始,我就是忠實粉絲了,但一開始還沒想到怎麼合作。2015年,先是「故事」主動轉貼了我們貼在臉書幫館內清代偷渡客人像「鄭阿興」徵婚的七夕特輯(原文收錄在25期「台灣男人」),引發大量按讚及留言,我趁此良機透過友人牽線,認識了創辦人之一兼主編涂豐恩。

2015年適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雙方都在策劃相關專題,台史博將成果呈現在第26期「戰爭時 平常日」,涂豐恩主編實際看了刊物後,覺得有幾篇適合轉發到「故事」,值得記念的第一篇是8月的〈七十年前,戰爭結束那天:七位長輩談記憶中的8月15日〉,刊登後引發許多討論。除了刊物能見度與銷量的增加,作者也可以從點閱率及留言直接知道讀者喜好,進而調整筆法,而我也會在企劃編輯階段,就先預設哪些文章將來要上網。之後我們也將文章擴散到其他網路平台,以及台史博臉書粉絲專頁,目前大概維持一個月4、5篇的頻率。

「台灣史」開始脫離學術圈或運動圈,作為被大眾認識的對象,距今也不過20多年,而不同人群「認識台灣」的方式,仍有極大的落差。《觀 ‧ 臺灣》一直在努力的是「促進了解」──「現在的我們」對「過去」的了解,以及「擁有不同歷史觀點的人」的相互了解。當我們知道更多不知道的往事,對彼此的認同或許可以更近一點,好好地一起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

文章與圖片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513期,https://tcnn.org.tw/archives/55230,擷取日期:2019.07.16

圖片來源: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