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姐妹開步走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25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禪繞畫之我思
作者 / 冬聰凜

台北中會牧家旅遊中,在車上第一次接觸到「禪繞畫」,它是經由淑美師母的介紹,從她的作品中,看到不一樣的畫境,讓我不但深覺它的美,並能從美中看到「心靈」的境域,深深感動。從那以後,每當我的師母(她曾到淑美師母的教會婦女禪繞畫班學習)帶些禪繞畫讓我欣賞時,我的心靈都有這一份的感動。正因為如此,讓我對禪繞畫有所思考,以下與主內兄姊分享:

■何謂禪繞畫

何謂禪繞畫(Zentangle)?它具有禪(zen)的意境和繞(tangle)的方法。

禪繞畫是藉由創造圖樣進入禪思(沉思)的一種繪畫方式,所以它是藉由它是一筆一劃的線條所組成,藉由堆疊多種簡單的圖樣,隨心所欲(心靈自由激發)朝任何方式延伸所創作的圖樣。

當你專心畫禪繞時,身心自然會放鬆(心靈的釋放),焦慮和壓力會隨之減輕消失。學會禪繞畫的人,思慮往往會更清晰,對自己的隱藏天分—藝術的能力更有自信。

它是由藝術家Rick Roberts和Maria Thomas所共同發明,是藉著東方冥想方式(禪)發展的藝術,故命名為禪繞畫。

■禪繞畫的境界與功能

禪繞畫的境界與功能:它具有禪的意境,自然必能帶來心靈轉化的功能。

禪是以心傳心的,亦即心影響心,即生命影響生命。在東方禪宗思想有一個非常美的故事—拈花微笑—某日佛陀準備對1500位比丘及比丘女說法,佛陀走到大眾面前向他們問訊。其中有人供養了他一枝花,佛陀拈起花來以示大眾,他許久都沒有說一句話,這是極不尋常的事,因為佛陀一向是能言善道的。過了一會兒,群眾開始躁動不安。有人懷疑:師父大概老了,忘了要說什麼?還有一些人則認為:師父一定是要想說些什麼高深的道理,我們得努力揣摩一下。在群眾之中有一個弟子大迦葉一直保持冷靜,他似乎有了領會,於是面帶微笑地看佛陀,佛陀見狀不禁大喜,便轉頭對會眾說:我已經有了珍貴的洞見及至樂的心。終極實相是無形無相的,而我已經找到一種表達的方式了(頓悟)。這個方式不必依賴文字,其實我的教誨並沒有學生的自我領悟重要,我現在要將此法(以心傳心)傳給大迦葉。(因花微笑,由笑花開的拈花微笑的開示)

禪是激發心靈的潛能,它是一種心靈文化,它能將嚴酷的現實轉化成藝術的功能。根據禪宗慧能禪師的看法,禪沉思所頓悟的「道」,是生活的智慧,它必須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因而禪繞畫被視為一種實際的生活藝術,不論貴賤都可修習(習畫)。它不再是宗教寺廟的特賞,而成為市民百姓共同的資產文化。正如慧能禪師的發現: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禪不是宗教,它沒有信仰和崇拜的對象,也缺乏禮拜的儀式、形式及教理,它是智慧上的涵養,一種對實相的敏感度,一種以藝術的途徑去面對人生的涵養。只要人有敬畏生命的心靈,就擁有「禪」的生命。

■耶穌也說禪

《耶穌也說禪》(The Zen Teachings of Jesus)作者梁兆康先生十六歲以前是基督徒,十六歲以後離開耶穌去尋「道」,在他四十歲時才意識到在耶穌這裡也可以找著「道」。他試圖以「禪」來重新詮釋耶穌的教誨,寫下這本以禪來詮釋福音的著作。他在東方和西方文化的交會處,體悟了耶穌福音與禪學的共同旨趣。它不探討歷史上的耶穌,也不從學術上去研究基督教,而是用一種截然不同的領悟,尋回一些耶穌福音教導已經失去的靈性—歡樂、幽默與詩。我們將藉此發現一個五彩繽紛、生氣蓬勃的新世界,而展開開拓視野的探險。

在這本書中,作者描述了許多耶穌上帝國福音信息的禪境,就如登山寶訓(太五):天國就在當下,耶穌所說的天國就在我們「手中」。一旦睜開心靈的眼,就會看見貧乏中的豐盛、飢餓中的飽足、悲傷中的喜樂、困頓中的福祉。一切相對的事物在天國裡都融為了一體,它們就是存在於眼前的事實。主耶穌是生活藝術的大師,他用生活當題材表達他的心靈,他把品質帶入生活中。

耶穌是平常中見奇蹟的偉大導師,他喚醒了我們內在那個潛伏的藝術家,並且教導了我們內心的禪繞畫,就如他教誨中最美最富詩意的畫: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的百合花怎樣長起來……你們小信的人哪!這不就是讓我們頓悟到生命的美及可貴嗎?(馬太福音六章25~34節)

關於禪繞畫的禪境,它在心理學上,具有認識自己、記住自己、轉化自己、超越自己、了解自己的功能,我們為何不能學習此一東方智慧(不可忘了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端)的「禪意境的繞畫」,並得到豐盛的生命。

文章來源:<女宣雜誌>第418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婦女事工委員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