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13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情感教育就是認識自己
作者 / 時事論壇

什麼樣的愛,會讓我們愛到毀滅彼此?

為情所起的攻擊行為已不是新聞,從1998年駭人聽聞的清大王水溶屍案、2014年當街刺死女友的台大宅王,到今年10月台大校園發生潑酸傷人後自殺的悲劇,12月世新大學也發生了學生持刀劃傷暗戀對象的憾事,持續發生的自傷與傷人事件除了傷害雙方家庭,也刺傷這個社會。這些看似遙遠的事件,可能隨時發生在我們身邊,在這個環境下你我都可能成為受害者,或在無形中扮演加害者。

幾年前開始爆紅的《阿德勒心理學》、《情緒勒索》……等書反映了兩個現象,一是我們或多或少都處在被勒索的困境中,想尋求解套的方法;二是我們迫切的需要這些知識,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以減少自己無形中成為勒索者的機會,以及增強脫離勒索者攻勢的能力。自我認識和探索不如想像中容易,也不是長大後自然而然就能達成的,而是需要安全的空間、足夠的知識才能長期培養的。

然而,學校的教學難以支持這種內在覺察的過程。我們接受教育的首要目的並不是「成熟」,而是「成功」,我們花大量的時間背誦知識,幫助我們在社會中取得更多資源、站上更好的職務、支配更多相對不成功的人……。

若在家庭、教會或其他的場域也無法操練成熟,我們可能會以追求成功的錯誤態度面對自己以及自己的情感,反而成為無法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只能以毀滅威脅、利誘迫使別人順從的勒索者。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教育的面向需要平衡發展,除了外在的技能、學科訓練,內在的自我探索、社會人文的培養受到更多的重視。然而單靠學校的力量依然不足,家庭和教會的情感教育需要更落實,自我探索與認識的「情感教育」有別於建構在經驗與權力關係上的「學術教育」,這意味著無論老幼尊卑,在通往成熟的路途上我們都是「夥伴」,都需要持續吸收知識,都需要面對自己真實的情感、情慾、情緒,也都能從彼此身上學習,共同建立安全的空間,長期陪伴彼此走這段不容易的路。

什麼樣的愛,會讓人愛到毀滅?又是什麼樣的愛,會讓我們願意打破自己彼此成全?每個人都有原始的動物本能,傾向於攻擊、毀滅對自己不利的人事物,教育使我們文明,而基督的愛使我們成熟,願我們都能成為成全彼此的夥伴,讓世界少一點傷害。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435期

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02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