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89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宗教改革5-1
基督教信仰與藝術的發展(上)
作者 / 羅頌恩
Ludgeri聖言祭壇畫/1577年

【編按】1517年馬丁‧路德因反對當時羅馬天主教販賣贖罪券,提出〈95條論綱〉,開啟了宗教改革,除了奠定新教基礎,究竟還來哪些革命性的改變?適逢宗教改革500週年前夕,《台灣教會公報》將接連推出專題報導,帶領你一窺宗教改革對視覺藝術、聖詩與改革中教會的影響與進展。

16世紀宗教改革對視覺藝術發展有何影響? 許多人會認為,對視覺藝術的執著,理當是屬於有「聖人文化」的天主教與東正教教會的宗教事務;在舊約「不可雕刻偶像」的誡律面前,圖像藝術已被排除在新教教會之外。然而,從藝術史研究導入社會學觀點的發展裡,「藝術品」作為一個時代的見證,在形式與內容上,實在反映宗教改革時期中不同於天主教傳統的信仰圖像,以及在這新興圖像語言之後,帶有隱性新教色彩的藝術創作,甚至成為19世紀後「現代藝術」發展的根源之一。

若想在有限的篇幅中,對這個以新教為主軸的藝術脈絡進行理解,基本上可以從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的角色出發, 經過與天主教神學美學的巴洛克相互對應,再到德國浪漫主義的新教光譜。最後,從20世紀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1886~1965)對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的《格爾尼卡》詮釋中,開啟基督教藝術在21世紀有效的發展型態。

■媒體藝術的開端

宗教改革對藝術發展的影響,首先是成熟的印刷術,促使版畫技藝成為今日理解的媒體藝術型態。其原因不外乎是,此媒材不僅可以快速生產,也可輕易傳播。圖畫藝術繼中世紀書本藝術後,再一次進入圖文編輯的視覺型態,而這類的主題內容除了神學性的寓意外,更貼近現代思維的,是天主教與馬丁‧路德等人,因信仰觀的差異所產生的諷刺圖像。

1 5 1 7 年馬丁‧路德的〈95條論綱〉被張貼出來後,質疑當時教會赦罪權力的聲音遠大於一個世紀之前的教會改革者楊‧胡斯(Jan Hus,1370~1415)。不久後,身為奧古斯丁修會修士的路德,也在製圖的版畫世界中成為聖靈臨在的使徒角色。

1521年2月,馬丁‧路德遭教廷開除會籍並視為「異端」,沒過多久,其好友藝術家老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 der Ältere,1472~ 1553)在威騰堡(Wi t t e n b e r g)的工作室出版一本由13組版畫集合成的木刻圖文集—— 《基督受難與敵基督》(Passional Christi und Antichristi )。作品的左頁部分是關於基督親近老弱殘俗之人的謙遜場景,而右頁則是當時腐敗的教宗生活圖像。這樣明顯的視覺對照,加深了德語區民眾平日聽到的「信仰論戰」印象,促使羅馬教廷權威的神聖性快速消逝。反觀天主教方面,他們則將路德視為啟示錄中「七頭怪物」的敵基督,回擊他身為「新聖使徒」的美化形象。

在新媒體藝術的基礎之上,一個符號性閱讀的藝術表現在新教地區盛行一時。其中,從路德的「唯獨聖言」(sola scriptura)而來的主題「律法與恩典」,在藝術表現形式裡,時常與一棵同時帶有枯枝和茂盛葉子的樹木相互結合。以今日研究中,找到最早版本1524年的版畫為例,在畫面中可看見「枯枝與綠葉之樹」位居中央,分隔左右兩頁。從象徵「善惡樹」的枯枝場景中, 見到對舊約事件的描繪;相對應的,在象徵「生命樹」的右半面,則是以基督死裡復活為核心的新約故事。對照當時歐洲基督教文化的日常可明白,這種排除聖人事蹟和消除尊崇聖母的主題挑選極為特殊,它正是當時「唯獨聖經(聖言)」的新教思維。

■激進拒絕聖像的契機

在激烈排除聖像的地區,雖然新教教堂成了「淨白的空間」,不再存放著形像之作,但這一個將藝術造像與信仰空間相互切割的歷史過程,除了造就了「經文祭壇畫」,對部分的研究學者來說,它還是一種藝術創作自由的展現。

以新教神學家慈運理(Huldrych Zwingli, 1484~1531)為例,在他的《真實與虛假的宗教評論》(Commentarius de vera et falsa religione ,1525)中,從神聖性的主題上,清楚地拒絕「偶像」與「神祇」。並進一步指出人神之間是一種「避難所式」的救贖關係,信仰者唯有單單轉向「看不見的神」,不然,其他的關係都算是對「神祇」的「依賴」。換句話說,信仰的根基需要保持對不可見的確信,而非「眼見為憑」。

以藝術發展的角度來看,慈運理對「藝術作品」的拒絕與去神聖化,或是第2代宗改家加爾文(Johannes Calvin,1509~1564)等人的激進破壞教堂聖像行動,其實是將視覺藝術拉出當時狹義的教堂理解,推回世俗世界。在沒有崇拜儀式的需求下,圖像創作變得更加貼近單純的美學原則。因此,不難想像在當時荷蘭的藝術發展中,往往可以看見令人賞心悅目的風景畫、花卉和靜物等畫作主題,正快速且大量地成為17世紀藝術市場中主要的畫種,也為19世紀創作自由埋下對應的基礎關係。

■17世紀的巴洛克

受馬丁‧路德等人的信仰改革衝擊,羅馬天主教也進入漫長的天特會議(C o n c i l i u m Tridentinum,1545~1563)改革時期。因此, 有些史觀會將接下來17世紀巴洛克稱「反宗教改革時期」(Leopold von Ranke,1843)。德國藝術史學者韋斯巴赫(Werner Weisbach, 1873~1953)更進一步將巴洛克看作「反宗教改革的藝術」(1920)。總體而言,這時期的藝術表現時常展現出材質性的光芒、環繞雲朵和聖靈感動等神蹟主題,在一種近乎擬真的視覺渲染中,帶出一股高升天堂的榮耀感,奠定今日關注基督教藝術外顯特性的神學美學基礎。

與天主教藝術相對,巴洛克時期並沒有「新教藝術」的集合名詞,至多,只能以「新教色彩」加以標記。在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筆下帶有濃厚宗教性的作品裡,同樣帶出了與基督新教潛在的關聯。除了在視覺上賦予聖經「豐富表情」的形象外,在他詮釋的「聖家族」畫作中,聖母馬利亞的平凡化與市民化,以及教導幼兒聖經的設定,都反映出新教社會特有的家庭倫理色彩。

對於針對新教色彩的藝術與現代性表達之間的理解,可從林布蘭特晚年「自畫像」著手認識。這位具有新教背景的荷蘭畫家,在這幅畫中將自己裝扮成「使徒保羅」。然而,在林布蘭特的描繪裡,失去如杜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 )28歲自畫像中,那種神聖正面的永恆感;也沒像米開朗基羅,將自己化身為墜馬時的掃羅,讓觀者看見自我形象與使徒經歷重疊時的深刻內涵。林布蘭呈現的畫像,是一種純粹的凝視,內向的、充滿人性憂鬱的現代圖像語言,是一個大膽跳脫傳統想像的藝術表達。(待續)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73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