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人物誌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81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從棕樹節到耶穌受難
作者 / 盧俊義

今天(2012年4月1日)是基督教會節期中的棕樹節,是紀念耶穌帶著門徒和跟隨的民眾,進耶路撒冷城去,準備過逾越節的活動。也因為是有民眾在路邊摘下了棕樹枝(參考馬太福音廿一:8,約翰福音十二:13),將之鋪在路上迎接耶穌和門徒及民眾入城,棕樹節因此而生。

但也是從棕樹節這一天開始計算,教會歷史上稱之為「受難週」,這是依據四本福音書共同的記載,耶穌傳福音的最後一個禮拜進入耶路撒冷,結果就在這禮拜的結束,他被釘死在城外的各各他這個地方,也結束了他降生在世上的旅程。因此,受難週就成為基督教會節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週期。

之所以要看重受難週,是因為透過認識耶穌的受難,我們才能明白耶穌復活對我們生命有多麼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我長久以來一再強調的:就是因為我們生命有苦難,上帝才會差遣耶穌到世界上來。也因為生命有苦難,我們才會期盼拯救的恩典降臨在我們身上。

從聖經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耶路撒冷民眾,手拿著棕樹枝在迎接當時騎著驢進城的耶穌,並且高聲呼喊著「和散那」這句形容「上帝拯救」的聲音,就可以看出猶太人是多麼期盼有一位真正能帶領他們的領袖出現。只是問題出現在他們一直在期盼的,是政治上的解放,卻沒有想到或注意到耶穌所傳講的,是使人的心靈得到釋放,知道回到上帝面前的信息。這不僅是民眾不解,連耶穌身邊的門徒——雅各和約翰這兩位兄弟,也是一樣不明白,才會想要爭取當耶穌獲得榮耀寶座時,能夠分別坐在他的左右兩邊,這點讓耶穌感觸頗深。

其實,這一代的基督教會裡,也有這樣的信徒或領導者,認為耶穌就是生命的解放者,這種解放應該是從政治的層面切入才對。但我總是這樣想:任何從事政治、軍事活動者,若是沒有在宗教心靈上有純潔的基礎,這種政治人物,很容易成為獨裁者;這樣的軍事掌權者,很容易變成屠夫。他們殺人、殘害他人生命時,是心一點也不會疼惜。

雖然沒有更多的證據可資佐證後來出賣耶穌的猶大,但說他好像也有這方面的企圖,希望能逼迫耶穌使用特別神蹟,來證明他從天上來的能力,這樣就可以帶領全體猶太人聯合起來反抗羅馬統治者,這方面的作品可說不少。只是耶穌並沒有如這些門徒和眾人所願。他依舊如同路加福音作者所寫的,必須「以死來完成使命」(參考路加福音九:31),堅持承受十字架的苦難。

即使是在最後一週的時間,耶穌雖然知道那些宗教領袖一直對他不懷好意,並且從他們連續設計許多問題,包括質疑他的權威;是否該繳稅給凱撒;是否有復活的事;最大的誡命是甚麼等等,他就知道這些人是故意要找碴,想要陷害他,特別是當他們問及繳稅的問題,更顯露出宗教領袖們的惡意計謀。原因就是他進入聖殿翻箱倒櫃的動作,揭穿了宗教領袖們的假面具,讓他們原本在民眾當中的權威,和「聖潔」的形像,完全破碎。但耶穌並不擔憂他們要害死他的計劃。他甚至知道猶大與這些宗教領袖們正在暗通款曲,想要謀害他。但他並沒有公開揭露這項醜事,他依舊努力透過為學生洗腳來表明,他不是要當個領袖,而是要當僕人。他將門徒當作賓客、主人洗腳的動作實際操演給門徒看,也勸勉他們要跟著這樣學習,成為他人的僕人。

這使我想起教會經常接到有某些教會團體舉辦訓練會,主題就是用「教會領袖(要不就是幹部)訓練會」,我到現在還沒有接到過「教會僕人訓練會」這樣的傳單、海報。但非常有趣的是,由James C. Hunter所撰寫的「僕人」一書,卻是在世界各地大賣特賣,不但成為商界最暢銷的企業領導者必讀之經典書籍,包括許多傳道人都喜歡看這本書。而作者在這本書中卻是告訴想到當大老的人,不論他的工作職場是甚麼,最好就是把自己的身段放下來。就像作者親身的體驗,拿著工具箱去訓練中心巡視每間客房,並且為客人房間鋪床單、清洗廁所、修理排水管等僕人的工作。

對猶大堅持要出賣他,他沒有阻止,因為他已經有好幾次提醒過猶大,不要去做這種事。但是,當人被權力、財富纏絆之後,就會找出許多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念頭,而不是先把自己放在祈禱中,詢問上帝的是否會接納我們做這種出賣他人的行為,特別是出賣自己的良知的事。我總這樣認為:一個人若能抵擋財富和權勢的誘惑,就不會作出違背信仰良知的事。翻開福音書,就會發現耶穌的教導中,一再提起跟錢財有關的比喻、教訓。即使他如此地一再教導,不要說只有猶大會做這樣的事,今天的基督徒也是照樣犯了這種錯誤,且是比猶大還要利害、嚴重。我們不但是會出賣耶穌,還會在眾人面前否認與耶穌的關係。這種否認是隱藏了我們身具基督徒的身分,有的人還會洋洋得意地說,受洗是被逼的、被騙的等這種話。信徒態度如此,在教會創辦的事業機構裡,這種人的態度更明顯,而負責這些機構的人,往往就是傳道者或長老,或是教會派出的代表。

降生為人的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祈禱是個關鍵時刻。注意看福音書記載耶穌在那時刻的祈禱,就會發現那是一次相當痛苦的心靈掙扎。到底要用怎樣的方式來完成上帝所付託的使命?是順從或是拒絕?路加福音作者這樣形容耶穌當時禱告到這種悲痛狀態:「在極度傷痛中,耶穌更懇切地禱告,他的汗珠像大滴的血滴落在地上。」(路加福音廿二:44)

1970至85年代間,當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決定要積極關心國家的前途時,有許多教會和信徒都面臨了困難的抉擇,是要聽從總會所發出來的信仰告白,還是要順從執政者的壓力?當時有不少信徒懼怕政治壓力,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權益,甚至深怕影響到家計生活。也有不少教會長執轉而將這種壓力轉嫁到傳道者身上,要求傳道者不可以在講道中,說關心國家、社會發生的事。就在這時候,傳道者遇到相同的情境,他是要聽從長執的建議呢?或是要遵守總會的信仰告白?

在那掙扎相當大的時刻,耶穌選擇這樣的祈禱:「可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馬可福音十四:36b)沒錯,耶穌選擇了遵照上帝的旨意去做,不是以自己的意念作決定,這二者之間的差距相當大啊!

因為這樣,當他被捕受審問時,不論是在大祭司的府邸,或是在羅馬統治者面前,耶穌都採取不予回應的態度。約翰福音記載當時的總督彼拉多暗示耶穌,說他有權可以釋放他。但耶穌知道他們這種人看權力遠比看人生命的尊嚴更重要,他的暗示,只不過是另一種方式在顯示權威罷了。就像那些猶太人領袖一樣,雖然嘴巴講的是上帝的愛,手上所做的盡是污穢的勾當。耶穌當然知道在當時羅馬帝國統治者的手下,許多人的生命是被剝削的,否則他不會勸勉他的同胞「不可向欺負你的人報復」這句話,以及從這句話延伸出來的教導(參考馬太福音五:38—42)。

但就因為他不為自己辯護,結果是被判處死刑。他背起了當代社會看為最醜陋的刑具——十字架,走向各各他的地方,就在那裡,他沒有任何哀怨或是掙扎,儘管從宣判的當時,到背起十字架走到各各他之途中,沿路有許多人盡其所能地羞辱他,也包括了那些恨他到咬牙切齒的宗教領袖們,都參與了羞辱的行列,直到他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了,還是不停、繼續地在羞辱他。耶穌都將這些承受下來。

擁有權勢者,經常以為自己贏了,其實,這些人到最後,總是失敗的,且是敗到一塌糊塗。這種人以為他們擁有極大的權力,讓大家臣服在其手下。但他們常常忘記,使人心服口服的,不是出自權柄號令他人,而是因為心中受感動而自願領受,而會感動人心的,只有愛,是真實、犧牲的愛。

耶穌之所以讓我們感動,是因為他的愛,他把自己犧牲奉獻在十字架上,只為了要讓我們認識上帝,帶領我們回到上帝面前。我們今天才會因為他的緣故而相聚成為一個信仰團契、家庭。

(本文作者為台北東門教會牧師)

文章來源:台北東門教會
圖片來源:高雄空大http://www3.ouk.edu.tw/


資料提供單位:七星中會東門教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